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第一个捕蟹笼投放入海。
     试探性投放,看一下探鱼设备反馈回来的是否为发现帝王蟹群?
     打上一个问号。
     需要用这种方式来进一步确认。
     可实际上。
     在卫宏这里早就已经确认,他早就发现了帝王蟹群,才下令调整航向左舵85度,与正向90度不左不右直航相比,调整了5度,还是一直保持着,没有回正舵盘。
     再往前航速的话,船队可会偏离许多。
     21节左右的航速是不快,也只是相对他们而言不快而已,实际上相比起别的船只来已经非常快。
     那些专业的捕蟹笼,来到白令海域,要是能够发挥15节的航速就该谢天谢地了。
     15节的航速,专业的捕蟹笼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别说是15节了,就算是10节都未必可以达到,就因为风高浪急。
     他们还能有21节左右的航速,再向左调整5度,又经过二十分钟出头的航行。
     此刻已经切入到帝王蟹群栖息的海域上方,投放捕蟹笼,绝对会是大丰收。
     哪怕是试探性,投放大概半个小时之后收回,一个捕蟹笼也绝对会有不少。
     爆笼的可能性几乎为零,但只捕到几只的话也不可能,一笼应该能捕到个十几只左右,能保留下来的大概有个六七只。
     一笼十几只,却能保留六七只。
     这比例可不是一般的高,达到百分之五十。
     专业的捕蟹笼可达不到这个比例。
     原来还是在这一带的帝王蟹个头较大,要是个头不大的话,卫宏还懒得去投放捕蟹笼开捕呢?
     开什么国际玩笑。
     别人没有这个条件,他可有这个条件,既要发现密集的帝王蟹群,也要挑一处帝王蟹群个头较大的投放捕蟹笼才行,不然的话,捕上来帝王蟹一笼是不少,可因为个头较小的占比居多,到时候保留没有多少,就算爆笼又如何?属于渔船的捕获还是没有太多,总体收获也就不高了。
     有实时渔讯。
     可以有更高的追求,要捕就捕个头比较大的,捕上来保留的比例高,整体效率才高。
     真以为白令海域是个好地方么?
     气温寒冷,他们在家里,在南海海域,还有东海海域,都穿短袖呢,也只有出海的时候,夜间才需要穿上一件秋衣长袖,在海上白天依旧还是短袖。
     再看看现在的他们。
     防守棉衣都穿上,还感觉凉飕飕。
     驾驶舱四面玻璃,挡住了寒风,如果出去外面的话,海风吹过来,绝对像抽刀子一样,刮得脸上生疼。
     在这种地方,没有人愿意多停留,也是因为帝王蟹的价值昂贵,不然谁愿意来这种地方受罪呢?
     然而。
     投放捕蟹笼还在继续…
     “吱吱吱…”
     “5个捕蟹笼已经全部放海。”
     卫安第一时间汇报,停顿了片刻加多一声:“船员归位。”
     “明白。”
     卫海代替回复,多交代一声:“渔船很快就会掉头,让大家伙抓稳扶好,确保安全。”
     “好的。”
     既然已经投放入海。
     又

第631章 手把手教导[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