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了近一个月的雨总算是停了,林昭他们出发的时候阳光猛烈。
被水浸泡过的大地热气蒸腾,他们坐在马车中,觉得是让人喘不过气的闷热。
马车要在路上行个六七日才能到淮州城,未曾想,路经离洛京最近的邳城时,在城中居然也发现有染了时疫的百姓,不过现在人数还不多,染病的大概是六七十人左右,邳城的城守王大人将他们都封禁在城外的一处庄子中,但是每日都能发现新染的人。
王大人正焦头烂额,昨日向京中连发三封急报,没想到急报还未抵京,治疫的队伍就到了。
王大人连忙请了领头的楚尚书商议。
林昭和任初原在京的时候就已经连夜编纂了一份完备的《治疫论》。
一是已经染疫的人必须隔离,这一点都有了共识,不必赘述。
二是针对已经染病的人,用盐水或酒水浸泡黄花蒿的汁液给病人服用,轻症一日三次,重症每一个时辰一次。此外一定要专人看护,病人的一应用具都应蒸煮消毒,病人的呕吐物、排泄物均需用石灰掩埋,已过世的病人不能用传统土葬,最好火化。
三是预防蚊虫,寻常百姓家应该家中烧艾驱除蚊蝇,而且一定要保证饮用水的安全,入口的水都应煮沸,没得病的也可以适量喝些青蒿汁预防。
四是环境消毒,在街道上定时洒石灰,酒精等。
除了这主要的四点,还有许多其他的细项。
任初原在南庆国名气极高,这份由他递交给太医院的《治疫论》很受重视,楚大人便把这份东西给王大人看。
王大人很认同除了第二点之外的其他措施,他道:“黄花蒿汁?这真的有用吗?”
楚尚书道:“既有法子,何妨一试?”
现在邳城染病的虽然不多,但是每天都有人死去,王大人在城中发动了多次,却没有人愿意去城外的庄子照看病人,现在愿意留在庄子中的,都是病患的家属。
留在那里的病人,说好听点是为了集中治疗,说不好听点,就是让他们在那边自生自灭,就连大夫都不让进入庄子,每日的汤药、食水都是放在门口了事的。
朝廷的治疫队伍到了以后,提出要进庄子看看这几十人的情况。
王大人自然不敢亲自去,只让负责庄子的管事领着他们前去。
这次太医院领头的是陆院丞,他已年过四十五,加入太医院二十五年却仍是个小小的院丞,并非是他医术不精,而是他为人正直,背后又没什么背景。
陆院丞对任初原极为推崇,听取了他的意见后,他带着人走进邳城外的庄子。在林昭的要求下,他们把全身裹得严严实实,面上也用布巾掩着口鼻,进去前,每人喝了一碗青蒿汁。
楚大人不同意郡主跟去,林昭却坚持与太医们和任初原共进退。
庄子中原来只有六十几个病人,外加四十多个家属在里面,现在却有八十多个病人了,其他人没撑下来。
陆院丞等十二人一进庄子,就着手安排起治疗来。
按照任初原教的方法,他们带来了许多青蒿汁。
庄子里一片死寂,只能听到病人的呻吟声。
疟疾的症状是发热、腹泻、腹部疼痛、头晕头疼,夏日雨后大规模的疫情都是恶性疟,发病时间一般为十到二十天,如果得不到有效的治疗,就会造成脑水肿、昏迷、脑疝,引起心跳呼吸停止。
林昭看到里面还有几个孩子,顿时心生不忍。这时代没有疫苗,孩子和老人因为身体素质的原因,他们的抵抗力最弱,遇上疫病,最先倒下的就是他们。
她看到的这几个孩子已经昏迷不醒,她让孩子的父母协助她把青蒿汁给孩子喂下去,又帮他们用酒精擦洗身体,换上干净的衣裳,挪到通风的房间中。她跟孩子的父母交代道:“每隔一个时辰喂一次药,用酒给孩子擦拭全身降温。”
&nbs
第35章 邳城治疫[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