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33章 谁干的?疼不疼?[1/2页]

惊!星际大佬的全能媳妇她黑化了 红豆在北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学习政治似乎就跳不开伦理道德的探究。《道德价值论》出版于2004年,作者李德顺是中国政法大学终身教授,法治文化专业博导,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副会长。
      在导言中,作者点明,人类正处于道德转折点上,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快速发展,经济全球化,社会生产竞争加剧,社会物质财富急增,内在精神状态失衡,科学技术失去控制。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对伦理道德本身进行一次深层次、全方位、综合性的考察和反思。
      第一章中,作者通过对古代中国和西方文化中“道德”的不同解释,点明道德的涵义与本质,道德是调节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一种价值体系。孔子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亚里士多德所说,“伦理德性是由风俗习惯熏陶出来的,而不是自然本性。……一切德性通过习惯而生成,通过习惯而毁灭。”道德的首要本性就在于“人的社会性”。
      “道德从何而来?”这个问题,作者提出了三个思考层面。人的社会生活本身要有一定的秩序,这是产生道德的必然性、必要性的普遍依据。衡量道德形态标准的最集中表现是:要以是否适合生产力、生产关系的状况和发展要求,从而最终有助于人的彻底解放、有助于社会进步和全面发展的意义和作用为标准,来衡量、判断一切道德。
      社会历史的标准显然高于道德标准,用道德本身的标准无法判断的问题,只能用无标准即社会历史的标准来回答,所谓的“二律背反”的困境,也只有在这个层次上,才可能找到统一的根据。
      关于伦理道德,我们个人总有很多的问题需要答疑解惑。第二章至第四章提出了许多问题,并予以解答。人为什么需要道德?人需要什么样的道德?人能通过道德将自身提升成为什么样的人?道德究竟具有哪些价值呢?我们如何理解道德的价值呢?道德的价值又是怎样实现的呢?道德规范是从哪里来的?
      对每个人来说,时时都会面对人生的道德问题:不是要不要道德,而是要什么样的道德的问题,即听从恶的道德,还是服从善的道德,是安心于低层次的道德,还是追求高尚的道德等等。一个永远不忘记自己道德需要,不放弃道德追求的人,才能是一个完整的、真实而有价值的人。道德权利和义务的统一,体现在个人的道德意识中,就是要有一种“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的态度;体现在社会的道德规范建设中,就是要充分依靠群众,建立起抑恶扬善的有效机制。在具体的现实中,人的道德权

第133章 谁干的?疼不疼?[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