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主论》是针对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四分五裂的情况下提出的,是一部论述政治权术与君主道德的政治学著述。
1532年,它首次出版。当时,马基雅弗利已经去世七年了。该书最初问世时受到了好评,不过,很快它便声名狼藉,因为它指出君主在制定政治决策时不应该受到道德规范的束缚。在本书中,我看到,他并不关心君主的行为是否符合道德标准,只关心他们能否获取并保全政权与荣誉。
尽管马基雅维里提倡君主无道德,他还是在书中谈到了君主道德是否应当存在的问题。君主真的不该有道德吗?对于一个君主来说,不仅不必具备各种美德,而且还要保留那些不会使自己亡国的恶行。在慷慨与吝啬方面,“明智之士宁愿承受吝啬之名,因为它虽然带来丑名但是不引起憎慨,追求慷慨之誉,则必然招致贪婪之名,而贪婪之名则使丑名与憎慨俱来。”在残酷和仁慈方面,君主对于残酷这个恶名不必介意,所应重视的倒是不要滥用仁慈,因为仁慈会带来灭顶之灾,“被人畏惧比受人爱戴是安全得多的”。但君主要掌握好使用残暴手段的限度和范围,即损害行为要一下子干完,对臣民的财产和他们的妻女不要染指。在守信和天信方面,君主应当效法狐狸与狮子。“由于狮子不能够防止自己落入陷阱,而狐狸则不能够抵御豺狼。因此,君主必须是一头狐狸以便认识陷阱,同时又必须是一头狮子,以便使豺狼惊骇。”综上所述,
第140章 看上了一个新黑客[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