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开封皇宫!
      金銮殿内!
      一袭龙袍的女帝,端坐在龙椅之上。
      虽是还不到二十,眉宇之间看着还有些许青涩,但身着龙袍的她,却充满的帝王之气,让人不敢轻视。
      殿内,文官在左,武官在右,依次排列。
      武官一列,站在最前方的乃是当朝太尉张青赴。
      文官一列,站在最前方的是御史大夫,平时在御史大夫前方还有一人,也就是丞相张羽。
      不过因为张羽还处于昏迷之中,所以未能参加朝会,导致了这个位置的空缺。
      “陛下,臣有本要奏!”
      早朝刚开始,吏部侍郎李炳山便立马站了出来。
      女帝淡淡的看了他一眼,轻声应道:“讲。”
      吏部侍郎躬身行礼,一脸严肃道:“陛下,徐州之旱灾,如今已经持续四月有余,当地粮仓已无余粮。
      现在的徐州已经乱作一团,有的农民占山为王,各处烧杀抢掠,还有一批流民为求活路,正朝着姑苏城而来。
      初步估算,这批流明至少有二十万人。
      算一算日子,这批流民如今应当快到太康府了!”
      话音落下,大殿内一片哗然。
      “徐州旱灾如此严重,而且持续了三月有余,为何今日才报?”
      “我等听闻徐州有旱灾,却不想已经严重到如此程度。”
      “太康府距离姑苏城如此之近,这若是放任不管,后果难料啊。
      姑苏城内军队并不多,除去护卫队外,就只有皇宫内的羽林军。
      可羽林军真和这二十万流民碰上,也是没有办法招架的。
      总不至于从其他地方调来军队强行镇压,这样只会让民变加剧,导致更加严重的后果。
      女帝旁,宫女拿着鞭子,用力狠狠地一抽。
      “肃静!”
      空气中传来一声炸响,大殿内瞬间安静了许多。
      吏部侍郎见状,继续道:“陛下!臣以为,当务之急是安抚流民,以免生变!
      臣恳请陛下,开仓放粮,于太康府施粥于百姓!
      只需抗到秋收,各州府的粮食收上来后,这场危机便可化解。”
      他话音刚落,便听见一声冷哼。
      “哼!开仓放粮,你说的倒是轻巧。”
      户部尚书王世先站出来,满脸的不悦。
      “户部现如今余粮才多少?怎可能填的饱二十万张嘴?哪怕是把户部掏空了也不够,到时候我看饿死的就不是那二十万流民,而是我等。”
      吏部侍郎立马转头看向王世先。
      “王尚书,此前数年可都是大丰之年,根本不曾出现什么天灾,按理说户部应当储粮充足。
      如今情况紧急,为何户部连这二十万人的储粮都拿不出,那之前几年丰收的粮食在何处?
      难不成都被王尚书吃得干干净净不成?”
      王世先强忍着内心的怒火,冷言道:
      “我开封王朝本就地质不好,每年粮食收成本就不多,去年五月齐国十万大军入侵并州。
      边军粮草不足,陛下下旨从户部调走了一半储粮,剩下的这些仅能维持京城及周边州府运转,哪里还有多余的储粮去喂这二十万张嘴。”
      话音刚落。
      一道中气十足的声音便从文官中响起。
      “王尚书此言差矣!先帝还在时徐州也曾发生过旱灾,当时的灾民可比现在多了许多,当时可是轻巧的很。
      这也才过去不到十年,期间也不曾出现天灾,你户部的储粮为何连二十万流民都喂不饱?”
      王世先闻言目露寒光,扭头四处看去,吏部侍郎是女帝的人,在朝堂上公开指他也很正。
      但除他以外,谁还敢跟自己作对!
     &

第2章 臣有本要奏[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