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有赵甲在家里照看沈砚,顾知意继续去山上采药去了,她还特意交代,等日头上去了,让赵甲推他出来晒太阳,把门窗打开通通风。
赵甲也按她说的做了,这几天顾知意的改变他都看在眼里,他本就年纪不大,心思也不深,所以很快对顾知意放下了防备。
喝了两天的鱼汤,泡了三四天的脚,加上夜里睡得好,沈砚肉眼可见的气色好了,人也看着精神了些。
只是他日日捧着书本,也不爱说话,真不怕憋出病来。
她得找点事给他做做,比如给他买点笔墨纸砚回来,不能光靠脑子记,也得动笔写。
原著中,沈砚文武双全,琴棋书画全能,一手古筝弹得出神入化不说,更是画的一手好丹青,沈将军是个粗人,这个朝代又重文轻武,他就想培养个文武双全的儿子出来,在这方面下了不少功夫和银钱,当然了,沈砚也很给力,不曾给他丢人。
沈将军入京不过五载,迅速平定几处猖獗的匪患,还协助水门提督主修了一次水利工程,得到了圣上重用,封护国将军,派遣驻守边疆整整七载,沈砚也在边疆待了七年,他可不是中看不中用的花架子,只不过才回京一年,就被冠上了谋反的名头,被抄了家。
第二天就要去镇上了,头一天晚上顾知意犯难了,自己采的药材太多了,一个人根本拿不动,只能找个人陪自己同去。
吴氏得在家里,家里的老母鸡刚孵了一窝小鸡仔出来,家里的鸡不能没人喂,于是这事儿落在了顾大山的身上。
顾大山看着被摆放整齐的一担药材,里面都是铁皮石斛,一共十四捆,还有一些别的药材,足足得有五十斤重,闺女确实担不动,而且顾知意还得被背篓,背篓也不轻,得有十几斤。
“闺女,你这些花花草草的,你确定这些都是药材?”
顾大山深深的怀疑,女儿是不是在闹着玩?万一去了药堂里闹笑话怎么办?
他一张老脸倒是可劲儿丢都没事,就怕她闺女的自信心受损呐!
“咋的,您还不相信我?我确定以及肯定,这些都是药材,能换钱的,等拿到了银钱,您就知道我说的不假了!”顾知意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样。
“行吧,爹相信你,我家闺女好样的,都知道挣钱了,不枉我和你娘送你上了几年学堂!”
没错,顾知意是认字的,这个朝代重文,但不同于其他的朝代那么刻板,这里对女性的包容性比较强,允许女子入私学,也允许女子经商,这一点顾知意很满意。
不过,就村里的秀才教的那些,也就仅限于识文断字,要是让她吟诗作赋那就是天方夜谭了。
但是现在的顾知意,换了个芯子,唐诗宋词倒背如流,要不是这里不允许女人科举,她高低得靠着金手指整两手,考个女状元当当。
翌日一大早,鸡刚刚打鸣,吴氏起身给父女俩煮了一碗擀面皮填肚子,又拿了几十文钱出来,让顾大山顺便去集市上买点面粉回来,因为家里面粉不多了,这几口子又都爱吃口面食,得常备着。
每个月,逢二,逢七都是赶集日
第016章 进镇上[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