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离陆地的海面上,航行着二十几艘远洋巨轮。
巨轮头尾相连,船身也靠巨大的锁链紧靠一起,组成了一艘巨大的海上堡垒,漂浮在茫茫的洋面上。
近看气势无边,斩风破浪屹立在大海的水面上。
然而如果从万米高空远眺,方知宇宙之大,海洋之宽广,巨大的远洋巨轮如同玩具小船般在海面随波游荡。
这是官方的其中一个重要海上生存基地,水灾末世至今,这座海上堡垒承担了太多的压力和重担。
每艘远洋巨轮长350米,宽58米,可载重36万吨,28艘远洋巨轮组成的巨大堡垒,相当于一个85亩大小的海岛,上面密密麻麻分布着不同的功能区,巨轮上甚至还能看到密集的工作着的幸存者们。
这座海上堡垒在水灾末世刚开始时只有12艘,后来官方意识到气候反常,举全国之力,在几个高地建造大型远洋巨轮。
也是从那时起,官方有意识地囤积各种物资、能源、热武器,在建造巨轮时,方方面面都尽量考虑到了,后来建造出来的巨轮,除了能满足船上人员的基本住宿生活外,还有各种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和水力发电系统。
这些电又源源不断地供应给巨轮上的各种工厂,要满足这么庞大人口的工作和生活可不是小事,可以说,末世后,无论是官方还是这座海上堡垒,都承担了太多太多的压力!
人心动荡、资源的抢夺、能源的消耗、岗位竞争、食水争抢、分工劳动、巨轮的维护和维修、海上救助任务、人们的内部矛盾、排斥海上其它的遇难者者、巨轮内部阶层矛盾冲突……可以说只要每天一睁眼,就要处理这些方方面面的事…
经历了几十年的风雨飘摇,巨轮上的人口最高峰期曾达到26万人,时光流逝,生老病死已是常态,很多老人相继离世,新一代的年轻人迫于生存压力,诞育后代的意愿和使命被极大削弱,人口出生率呈滑铁卢式下降。
人口锐减,在二十年前的末世是极大地缓和了巨轮上的生存压力的,随着时间的推移,海上能遇到的求助者越来越少,通过巨轮上的无线电和其它巨轮互相联络交流,官方才意识到情况的严重性!
这个世界,现存的人口和末世初期相比,已经十不存一!!!
他们这些官方的海上基地,有可能就是全人类最后的人口火种了!
大概从十几年前开始,官方鼓励大家诞育子女,海上基地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早已培育出了各种无土的农作物、蔬菜和水果,还养殖了不少牛羊猪鸡鸭,各种鱼,虽然种类不是特别多,但能满足基本的生活。
官方提出了每诞育一个子女,多补贴一份物资的承诺,然而生育率并没有提高多少,如今基地的人口只剩19万多,这个数值还一直在下降!
其它基地的情况也都差不多,中、青年人没有生育的意愿,更多的年轻人从出生起就被困在这密密麻麻被各种工厂、设施、人口、学校包围的大几十亩之地,人生无望,了无生趣…
结婚?有这想法的大概是疯了吧!!!
生孩子?搁我这一千零一夜呢?!
…………
在这无望又苟延残喘着的这一天中午,基地窄小的无线电收发室里,负责人打开接收器,例行查看有无其它基地的情报或者通讯信息,在滋啦滋啦几声电流声后,他们收到了来自海城电台发来的一段重复播报:
“这里是调频98.4海市广播电台,水灾已经褪去,流浪多年的我们重新登上了这片陆地,如果有人能收听到这则广播,请相互转告,海市陆地已经向大家敞开怀抱,迎接你们的归来。”
负责人不敢相信他的的耳朵,在确认了几遍接收器完好无损后,他向对方试探性地发出了讯号:“这里是调频76.5,海上016号生存基地,收到请回复!”
忐忑不安的负责人握紧双拳等待对方98.4的回应,此时的每一分每一秒对他来说是那么漫长,紧张?激动?还是期盼?
他也不知道,他的内心只有一个声音如擂鼓般在他脑中敲响:水灾褪去!水灾褪去!重返大陆!可以重返大陆了!!!
在他焦躁又急切的等待中,对面的通讯竟然接通了!!!一个在他听来如同天籁般的女声通过无线电广播传来:“98.4海市广播电台收到,水灾已经褪去,欢迎你们重返陆地!”
负责人激动得无以复加,他哑着嗓子一字一顿道:“请不要切断无线连接,这个好消息我要让基地所有人听到!我们盼这一天已经盼了几十年了…”
他打开基地的广播,将音量开到了最大,海城广播电台的女声响彻基地的每个角落:“这里是调频98.4海市广播电台,水灾已经褪去……迎接你们的归来。”
他跌跌撞撞走上了甲板,那令他生理性厌恶的深蓝海水此刻在他眼里是那么的亲切!
他抖抖索索从内衣口袋里掏出最后一支珍藏很久很久都不舍得抽的烟,划开了火柴,凑近点燃后,猛吸一口,那久远熟悉的呛人的烟被吸进了肺的深部,令他发出剧烈的咳嗽声。
伴随着他的咳嗽,眼泪不知何时已肆意地淌满了脸颊,再猛吸一口,在肺管子剧烈咳嗽的震动下,他听到了基地各处陆续传来的各种此起彼伏的欢呼声,在模糊的泪光中,他看到了向无线电收发室奔跑而来的基地总负责人和二把手们…
在如浪潮般的欢呼海啸声中,他听到了自己的喃喃细语:“真好啊,终于能回陆地了…”
……………
沈年和苏颜赶在太阳下山前回到了海边的临时集合基地。看到两人开着一辆全地形车回来,所有人都吃惊又艳羡地看向这辆车。
苏颜看着临时基地附近堆积着的像小山一样的各种物资,也暗暗佩服他们的搜寻能力,在没有工具的情况下,靠人力搬回来这么多物资,属实不易。
此刻的海边临时基地,篝火已经升起,大锅灶也已经架好,妇人们在准备晚食,炊烟袅袅,食物的香气弥漫开来,让四处奔波劳累了一天的人感受到了久违的安宁。
沈年召集大家来帐篷下开个会,针对今天的搜寻做个总结。
外出的三支小队并没有走太远,一个是路上淤泥太厚,尽管太阳暴晒了很多天,但被建筑物遮挡的部分阴面还是泥泞的,另一个没有交通工具,就大大降低了出行的速度。
不过他们这趟搜寻对这个褪去水后的城市起码有了最基本的了解。窥一斑而知全貌,他们进了好几处建筑群,能找到的保存完好的基本都是金属类、玻璃、塑料、瓷器等物件,他们也找到了几个工厂,机器锈蚀得厉害,因为电路不通,也不知道通电后还能不能再使用。
在大家讲着今天的见闻时,苏颜回到游艇上,从系统那里扫描得来的城市工业分布地图,还有她自己拍的地形图、城市规划图等,都用打印机打印了好几份出来,厚厚一叠拿给沈年他们。
沈年将标注好的地形图和工业分布图分给大家:“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我们通过无线广播电台和官方的海上基地联系上了,对方已经获取了我们的定位,估计几天后他们就会靠岸登陆!”
这确实是目前最振奋人心的消息!大家瞬间从低迷的气氛中抬起了头,官方基地一定能带着大家重新建设这个新世界!
苏颜去看了村民们搜集回来的物资,杂七杂八,什么都有:木头、铲子、锅具、菜刀、碗碟、不锈钢盆、铁棍、玻璃瓶、门锁、铁架子床、液化气罐......
好吧,有总比没有强。他们的临时集合点因为紧靠海,海产品等食物暂时是不缺的,苏颜拿出来的过滤水装置也能满足基本的生活用水需求。
晚上大部分人决定就留在这里过夜,还有一部分人跟随苏颜她们回海岛,将这段时间置办的所有家当都搬过来。
第二天一早,游艇载着海岛上所有的人和物资回到了集合点,昨晚留下的人已经拿着地图早早出发,四处寻找物资、查探合适的落脚点。
无线广播信号不间断地发射,这两天又收到了另外两处基地的反馈信号,不过他们离这边很远,听到水灾褪去的消息,表示会就近寻找陆地,如果寻找不到,再来海市汇合。
村民们找到了一处很大的荒野,目测起码有百十来亩。比对地图发现这里在水灾末世前就是一片农田。
大家开会商议后决定,就落户在农田旁边地势较高点的地方。
苏颜给了他们几袋蛇皮袋的种子,里面除了稻种、玉米、番薯、棉花、大豆、花生、芝麻等农作物种子外,还有西红柿、豆角、青菜、胡椒、茄子、冬瓜、南瓜、丝瓜、黄瓜、生菜、芹菜、菠菜等蔬菜种子,也有西瓜、芒果、荔枝、菠萝等适合这边气候生长的水果种子。
这边的大陆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平均气温常年在2227℃,苏颜拿出的种子基本上都能在这里种植。
房子还没开始建造,大家已经迫不及待要先把粮食播种下去。
苏颜对种植
第95章 官方接手 新的世界[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