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
刘永赫这两天,一有时间就往苏元这里跑。
没办法,刘永赫要在高精尖商品供应领域冒出头来,必须要有一个巨大的噱头。
而完全无残留无公害的有机蔬菜,就是一个硕大的噱头。
在早十年的时候,无公害有机蔬菜让一部分大超市乘风而起。
而现在,刘永赫感觉新的风口来了。
刘永赫和苏元把所有的事情都计划好了,只等一步,那就是建立包装工厂。
说是工厂,实际上并不是现代化的,因为现代化,就意味着电气化机器,电气化机器,就意味着不可避免的会产生某些残留。
所以需要建立一个无菌无尘车间,然后让人在里面包装产品。
这人手倒是好招收,那就是本地的村民。
一旦有这样的在村子里的工厂出现,很容易招人。
刘永赫联络了一些装具制造厂,准备开始供货。
现在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唯一需要等的就是本地的建厂审批。
因为是新农企业,所以县里的审批没有任何难关。
而乡里这一步,卡住了。
刘永赫这次过来时脸色有点难看。
正端着碗吃饭的苏元疑惑:“怎么了?”
刘永赫拿出手机,打开了地图,显示本乡,然后指着一个地方。
“乡里说,建厂只批在这个地方。”
苏元一脸懵逼。
为什么?
刘永赫继续:“乡里面的考虑是,如果建厂建在这个雪山东村,那无论是运输还是各方面,对于招商引资都没有任何好处。”
“可如果是在乡里的话……”
这里面的道道其实就很简单,如果厂子在乡里,乡镇好歹是个街道,可以有一定的利用厂子来招商的能力。
可如果建立在村里,就没这回事儿了。
苏元皱起眉头:“雪山东村这个地方无污染,可不代表乡里没污染,运输到乡里然后进行包装,过程中的损伤算谁的?”
“如果中途有污染源,导致这些无污染蔬菜被污染,又怎么算?”
要知道,这些菜的出货价是三百元,而如果有一丁点的污染,它就只值几毛钱一斤。
“的确是个问题,”刘永赫:“我想想。”
苏元听完后:“其实很简单,现在我有两个选择给你。”
“第一是,你每天派遣运输车多走几趟,在省城建立包装厂,运过去包装。”
“第二,菜不卖了。”
苏元可没准备和乡级别的基层官方人员扯皮。
这里面麻烦事可多,有一就有二,万不能开这个头。
刘永赫思索了一下:“我再去找乡里的人说一下看看。”
苏元笑着:“我建议你带上村里的头头去,否则无论你多有钱,你都不可能说服乡里面。”
刘永赫:“我当然懂。”
刘永赫这一去,时间比较长。
苏元给刘永赫的两个条件都不现实。
刘永赫肯定是要拿下苏元的菜的代理权的,因为蜀悦超市需要。
而运输到省城然后建厂,这就不可能。
因为无封闭的运输环境,就容易让事物污染。
就连在乡里建厂,都害怕污染,运输到省城?
苏元之所以提这个建议是因为,如果是在这里打包,那产品品控是苏元负责的。
如果是在省城包装,这就由刘永赫负责了。
第25章 建厂风波[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