耽搁了两天时间,江涛费尽口舌,许以重利,好不容易凑够了一个15人团队,再加上石招娣、孙荣花两个作为初期的管理人员,至少能先把摊子支起来。
这样京城市场的三个铺面,每个店里五个人,估计刚好够用。
等营业上个把月,就算是有人要回来,也能有时间从当地再招人手。
不直接从本地招人也是有原因的,这个时候又没有互联网,信息流通也非常不畅,如果都在京城当地招人,万一有人卷了钱跑,连个人影都找不到。
这也就能理解早期的创业者们,为什么乐忠于从本乡本土招人,既能互相扶持、也能相互制约。
一行18个人,由江涛带队,浩浩荡荡的,坐上绿皮火车,来到了京城,带着对未来的希望与憧憬。
除了江涛,剩下的17个人连绿城都没出过,肯定是惊喜异常。
江涛作为老板,也没有吝啬,充当起了临时导游,带着姑娘们把京城的著名景点逛了个遍,照片也像不要钱一样照了一个无数。
呵呵,等到这些照片寄回绿城,估计会有一大帮子哭着喊着要出来了,江涛阴险的想着,以后自己再往远走,用人的阻力肯定要小很多。
给姑娘们在动批市场附近租了两套楼房,配置好家具生活用品,江涛这才独自一人回到绿城。
创业为什么难,就是因为要事无巨细,什么事情都要考虑到,尤其这些背井离乡跟着自己闯荡的女孩子们,江涛更要照顾好,否则一旦出了事,自己不仅要担责任,而且心里也会过不去。
大部分的事情,江涛都准备好了,但有一样,让他愁坏了,就是运输问题。
他除了亲自坐了一次到京城的长途汽车,之后又向很多经常跑长途的老司机请教过,原来公路上的车匪路霸要比自己两世加起来了解的还要凶残。
有时候整村整县的全部都是劫匪,躲都没处躲,死人更是常见的很,只不过这时候消息、媒体都闭塞,再加上地方政府故意遮掩,所以人们还以为天下很太平。
所以江涛才愁,这经年累月的在绿城和京城之间跑,谁能保证一次事不出,只要出一次就够他受的。
如果用人从火车上带,夏装一次能带个二三百件那就顶天了,可对于一个服装厂,这点量能干嘛?
这天江涛来到火车站附近的一家小馆子里,这是他和老姜叔约好的地方。
这两个月他手里又攒下十几万的国库券,都没顾上让老姜叔拿去卖去,不过这也是他最后一次倒腾国库券了,换完这次他决定收手。
刘拥军、汪凯、邱斌他们三个,江涛是要带到京城的,之所以这次没让他们跟着一帮姑娘一起去,是因为江涛打算带着他们三个闯一次公路运输。
这三个家伙都是敢动手的主,江涛再从护厂队里抽调上十个保安,租上一辆车,说什么也得?一次去京城的路,怎么也得把动批三家铺面头一批的货备齐了。
江涛正在这里支着脑袋,想着事呢,老姜叔就如约而至,
“你小子,想什么呢?这次拆迁,三套房你小子至少赚了20万吧?”
这事还是被他提起了,江涛翻了一个白眼,说道,
“怎么?后悔了?”
“后悔?那倒不至于,怎么说呢,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吧!这几个月赚得可比那拆迁款多多了。”
行,江涛暗自点了点头,老姜这心态真不错,知道有得必有失的道理。
他从自己的书包里,掏出来一个黑
第73章 老姜的办法[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