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打闹,二人又逛到了大觉寺外面。寺庙门口香客不见减少,还似潮水般往大门里涌。
不远处围墙下蹲着的一个年轻人却与拥挤的人群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柳则谦不由得多看了几眼。
那男子看着年轻,也就十几二十岁的样子。穿着朴素,简单的粗布衣服,看上去好像是洗的泛白了。这会正蹲坐在寺庙围墙下,手捧一卷书,聚精会神的看着。
“你看什么?”
童书姝注意到柳则谦的异常,开口问道。
“你看墙角那个人。”柳则谦指了指那边。
童书姝顺着手指的方向看过去,就是个普通的小伙子蹲在墙角看书嘛,这有什么好奇怪的,“那个人怎么了?”
“跟你说不明白。”
柳则谦解释不清楚,他也说不上来那人看上去是一种什么感觉。好像有种读书人特有的气质。
左右无事,柳则谦牵着童书姝就朝那人走去。
“这位兄弟,怎么在这里看书?”
待柳则谦走近,看清楚那人手中的书,更加好奇了。
那人手里不是什么寻常的小说话本,而是一本大宁的地理志。一般人可没这闲心研究这些,多是想要参加科举的书生才会看。那人手中的书看样子已经破烂不堪了。
“二位公子,哦不,这位公子和这位小姐寻在下有什么事吗?”
那书生工整的将书合上,抬头看着走来的二人。
“没什么事,就是有点好奇,可以聊聊吗?”搭上话了,柳则谦也不磨叽,直接走到那人边上,也跟着坐下了。童书姝则是站在柳则谦旁边,不知道这世子这会又是要干什么?
“公子但说无妨。”
“你是读书人?”
“是准备参加明年的科考。”
“那为何在这里看书?”
“在下今日赶来大觉寺庙会买本旧书,若是此时再回去,路上耽搁太多时间了。干脆在这里看一会书,待天色暗了再赶回家也不迟。”
书生看得出来这两人不是普通人,却还是神色如常,不卑不亢。
“你家在哪?”
“现住京城外的一个庄子上,以前老家不是这里,家中生变,父母亡故。守完孝之后就变卖了点盘缠来到京城求学。”
短短几句话,柳则谦大概摸清楚了。穷书生一个,不过他可没有任何小看之意,单单是说话时的这份气度就不俗,而且身上没有半点穷酸气。
“这么说来,你很想当官?想当个什么官?”
“在下志在报国,若是能施展抱负,大官小官在我看来没什么区别。都是我大宁的官。”
“你这就不对了,大官小官怎么没区别呢?那你说,肃州辽州那些地方随便一个县令,和当今阁老童大学士,有没有区别呢?”
柳则谦一听,来了兴趣,这路边上的穷书生还能说出什么大道理不成?
“没有区别。县令也好,阁老也罢,
第36章 穷书生[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