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02章 属于大明的货币政策(求订阅)[1/2页]

大明:父慈子孝,卖父求荣 肉丝米面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通惠河码头外。
      严绍庭就默默的注视着正在从船上转运银子的码头。
      一名身着红袍的官员,在几名婢女的伺候下,就坐在码头上摆设好的桌案后。
      头顶。
      还撑着一把大伞。
      这人便是都察院左副都御史,钦差查办两淮盐务、东南商税的鄢懋卿了。
      瞧着一整箱的银子被力夫们弄翻在地。
      鄢懋卿张嘴便骂了起来:“一帮废物!是没吃饱啊!耽误了本官将银子送给陛下,小心把你们都淹死在这河里!”
      力夫们慌慌张张,满脸不安的收拾着地上的银子,重新装进箱子里。
      这时候。
      又有一队身着罗衫,面遮丝巾的女子,个个身段曼妙,自船上走了下来。
      鄢懋卿当即双眼放光,眼神都直了。
      但是很快,他就转移视线,连连摆手。
      “都去马车上!都去马车上!”
      “仔细了,莫要磕着碰着。”
      “成没用的了!”
      在这些面目遮掩的女子们都下了船,进了马车里。船上才有一帮手拿着各式乐器的男男女女走出船舱,到了码头上。
      这时候,鄢懋卿的脸色便稍显自然了些。
      但还是带着些客气。
      “各位大家,可要慢一些。”
      “那边马车都备好了。”
      “等进了北京城,咱们就可以歇着了。”
      这显然是一个乐班子。
      虽然鄢懋卿显得客气。
      但他们这些人却不敢拿大,从鄢懋卿面前走过,纷纷躬身作揖。
      等到这些人也都上了马车后。
      码头上除了官兵,便只有那些从船上将一箱箱银子搬下来的力夫。
      鄢懋卿的脸色就变得凶狠了起来。
      “手脚都麻利些!”
      “谁敢再打翻了,给你们全都砍了!”
      “快些!”
      力夫们不敢懈怠,纷纷咬紧牙关,将那一只只沉重的大箱子搬上码头。
      一艘船搬空后,很快就由两岸的纤夫拉着船,从码头上挪开,让给下一条船。
      然后码头上的力夫们,便继续重复着,上船将装满银子的大箱子抬下码头,搬上码头上的牛车。
      一艘船搬空,便是下一条船。
      而有官兵提前封锁通惠河码头,外面想要用码头的百姓们,也只能干等着。
      岸边树下。
      严绍庭瞧着码头上搬运木箱子的力夫们。
      却是忽然低声开口道:“鄢懋卿没有那么多银子。”
      陆绎当即回头看向姐夫:“没有千万两?那这消息怎么传出来的。”
      严绍庭看向小舅子:“真要是有千万两,只怕这会儿两淮之地真就要造反了。”
      千万两银子。
      也就只存在于那些浮夸的话本上。
      大明朝如今一年才多少的财税收入,其中又有多少是折算成银子的。
      而且现在还没有到隆庆开海的时候。
      中原白银存量并不多。
      得要等到开海之后,欧洲从美洲抢夺来的,以及在东南亚开发出来的白银,才会流通到中原。
      想到这个问题。
      严绍庭不禁想到等几年后,隆庆开海,随着白银大量涌入,中原又将会因此陷入到另一个怪圈之中。
      银子多了。
      但百姓的生活,却会因此而变得相对更艰难起来。
      泥腿子出身的老朱,在大明创立之初,很多方面的制度根本就没有好好的制定。
      尤其是货币经济制度。
      开银行?
      严绍庭想了想,便摇头否决了这个念头。
      只有傻子才会认为,能在这个时代开银行,平衡国家财政货币经济。
      那至少是要有足够快速的信息传递,才能达成的事情。
      但是。
      “黄金,白银,铜钱……”
      严绍庭低声念叨着。
      陆绎面露不解:“姐夫你在说什么?”
      严绍庭抬起头,面上微微一笑,摇了摇头:“没什么。”
      他只是想到了黄金、白银锚定的事情。
      以黄金、白银等价交换锚定货币的金本位制度,才是符合当下大明朝的制度。
      什么阶段,什么样的社会局面,什么样的前置条件,才是决定货币经济体系的关键因素。
      天底下,没有人能一口吃成个胖子。
      抛开现实空谈是要不得的。
      在陆绎摇头晃脑的疑惑眼神下。
      严绍庭双眼闪着光亮,注视着忙碌不已的通惠河码头。
      “每盎司三镑十七先令十又五分便士。”
      严绍庭面露笑容。
      虽然大明不一定需要一切照办,但这却是个可以借鉴的方向。
      属于大明的货币政策。
      这件事眼下倒是可以提前落子布置起来了。
      陆绎眨着眼,看着又开始癫言癫语的姐夫,肩头一颤,眼神挪开。
      免得自己也和姐夫一样。
      癫了。
      姐夫癫,能升官发财。
      自己要是癫了,恐怕明天就要被开革回家。
      于是。
      本来偏过头的陆绎,又回头看向严绍庭,更是给了一个让严绍庭觉得有些莫名其妙的眼神。
      陆绎却是面露期待。
      姐夫您继续癫!
      越癫越好!
      您够癫,弟弟才能跟着一起升官!
      严绍庭则是看向陆绎,询问道:“眼下京中一两黄金能抵几两白银?”
      这个事情,自己实在是不了解。
      大明朝内阁首辅家的子弟,当朝新贵,什么时候需要自己花钱了?
      严绍庭露出一副我不懂钱的表情。
      陆绎面露疑惑,解释道:“国初太祖爷定的,一两黄金抵四两白银,不过眼下一两黄金在京中能抵五两白银,有些地方能抵六两。”
      “五换,六换了啊。”
      严绍庭点头念道着。
      五换、六换,这是专用词,一直都是用来形容黄金白银兑换比的。
   

第202章 属于大明的货币政策(求订阅)[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