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建和工业规划好了,下面就轮到医疗卫生和文化方面的规划。
医疗这边主要是赤脚医生的培养,先从学校里面挑选一批有志于医生这个行业的学生出来,再修建一所小型医院作为办公地点,基本就差不多了。
作为因公残疾的军人,孙志盛一开始是无法接受自己从一名光荣的现役军人,到一名残疾人的改变,心里多少有点自卑的。
可是统帅张云没有放弃自己和同样受伤的队友,亲自找到大家,给大家打气鼓励,努力开始适应新的生活,还给了另外一条能实现自己的人生道路。
那就是学习怎么成为一名医生,本来在军队文化成绩就不错,加上军队学习的一些简单的外科急救技术,所以觉得能成为医生也没有什么不好的。
所以当张云递给他一本赤脚医生手册时他是比较吃惊的,做梦也没有想到自己居然还能做医生。
医生一直在人们心中地位是很高的,同时也担心自己学不会。
当把自己的担忧对东家说了以后,没想到东家反而过来安慰自己。
“医生没有想的中那么难,只要你静下心来好好学,这是一本医书,刚开始不需要你成为一名优秀的医生,只要能根据患者症状,照着医书开药就行了。”
对此孙志盛是无语的,什么时候做医生可以这么儿戏?
“你们本来在军队就有过一定的医疗培训,加上文化成绩也不错,基本不会有太大难度的。另外医生是一个需要积累的职业,刚开始可能会误诊的情况,等你们经历的多了,自然就会了。”
孙志盛还清楚的记得当时东家对自己说的话,感觉这是在草菅人命,用人命来给学习医术。
“不要觉得我在用人命和你们在开玩笑,只要你们严格按照书上的要求治病救人,基本不会出问题。再说现在镇里缺医生,群众得病了只能听天由命,你们现在做医生,哪怕能救治一人,就是功德无量了。”
对于东家的劝解孙志盛觉得有道理,到时候要是真有什么疑难杂症,自己无法确定病因的,那也可以开点止疼药之类的缓解一下病人的痛苦。
张云看这五人有点动摇的意思,趁热打铁道:“这不仅仅是给你们安排工作,也是为了群众的身体健康。再说医生的待遇也是不差的,刚开始就给你们开二千工资,等你们医术上来了,工资还会涨,医术越厉害,工资越高,并且社会地位也是崇高的。”
“你们想想,要是走在路上,邻居见面不得和你说一声孙医生好,谁也不敢保证自己以后不会生病,医生这可是刚需。”
“说实话,比较难听,你们残疾后,很多活都干不了,即使给你们安排了工作,基本也是一些无关紧要的工作,可能一辈子都得不到重用。或者你们在家里颓废到死,可选择的余地真的不多。”
就这样,孙志盛五人就从扛着钢枪的战士,变成手拿手术刀的医生,换了一个更难的岗位,一个和阎王作战的职业。
孙志盛五人就这样边上学,边学医,只是很多时候光靠书本是不够的,需要结合实际才能更快的成为医生。
在和东家请示后,镇里一所小诊所就开业了,专门用来给孙志盛等人实习的。
诊所刚开业,基本就是在了解了患者症状后,对着医书上面的良方开药,往往看一个病人,要很久的时间来翻书。
“孙医生,谢谢你救了我儿的命,我给你跪下了。”一个母亲说着给孙志盛磕头道。
其实这个小孩子只是身体比较弱,有点营养不良,导致抵抗力变弱,又不小心感染了风寒,高烧不退,根本没有什么大病。
孙志盛也只是开了点东家提供的感冒退烧药,没想到药到病除,这就让他收到了病患家属的感谢,这让孙医生好像重新找到了自己的人生方向。
“快起来,这是我应该做的。”孙志盛赶紧扶起这个母亲。
只是一个简单的感谢,这让他又有了奋斗的目标,那就是追求这种从鬼门关把病人拉回人间的成就感。
“孩子经过检查,已经没有什么大碍了,只是伙食要让孩子吃好点,现在大家收入高了,该花的钱别舍不得。”看着瘦弱的孩子,孙志盛忍不住提醒道。
“孙医生,不是我们舍不得,自从家里有了稳定的收入后,家里天天都给孩子准备了肉食,孩子吃的也很香,可是就是身体不见好,这是不是有其他病了。”这位母亲越说越没有底气,生怕诊断出绝症来。
听了这话,孙志盛也疑惑了,不应该啊!小孩子正是长身体的时候,伙食上来了怎么可能没有变化。
&nb
第六十八赤脚医生[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