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在三方分配好了各自地盘后,琼州这边就开始投入对基隆军事基地的修建了,争取早日投入使用。
      先是把广南驻扎在海防的第二集团军打着去海外训练的名义,给调动到基隆去做建设工程任务。
      即使这样安排之下,琼州投入到基隆建设中的人口还是不够,这个时候就需要王纯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了。
      反正基隆距离浙省和苏省都不是很远,而这两个地方可是出了名的繁华之地,自然也是人烟稠密之地。
      而且作为鱼米之乡的两个省,这个时候正在遭受旱灾,加上往北方一点的豫省和鲁省这个时候因为流民和白莲教的事情,也比较动荡,这些地方都是潜在的可以大规模移民的省份。
      只要事情办的妥当,中间不出岔子,基隆这里的移民完全是可以在短时间内超过琼州府的。
      至于修建中的军事基地和淡水国际机场这类的设施,只要人口足够以后,这点工程量并不大,施工速度甚至可以比马尼拉的基地更快。
      而王纯也是这么做的,从琼州府出发的时候,除了带了足够的建筑材料和各种物资之外,携带最多的就是木质的运输船了。
      在现代造船厂特意定制了几个使用军舰动力的驳船作为船头,然后后面拖着二三十艘无动力的运输船,组成长长的船队。
      之所以这样做,也是考虑到方便船队进入长江或者京杭大运河这种内陆河流,可以用最少的动力,实现最大的运力,成本也是最低的。
      在船队卸下物资之后,王纯嘱咐参谋长安排好基隆附近的治安,别被土著给偷袭了,他自己就迫不及待的带着长长的船队前往苏省开展移民行动。
      主要的工程建设自然有工程队负责,军队主要就是协调各方面问题,比如后勤,比如工人不足这种情况。
      真的施工问题军队这边是不懂的,只要保障施工的顺利就行,至于防止土著偷袭也是未雨绸缪。
      整个第二集团军三万人,加上琼州的海军陆战队,这么一支强大的队伍存在,横扫整个内陆都不成问题,对土著都没有看在眼里,只是习惯性的嘱咐一下。
      苏省的金陵城,尽管自永乐年间迁都京城后,金陵被降为留都,但它仍然保留着京城朝廷的一切官职。
      而且因为地处江南这块膏腴之地,金陵的经济在整个大明都是非常富裕的。
      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加上又是明王朝在南方地区的政治中心,还是整个大明朝江南地区的经济中心,当时就有“天下财赋出于江南,而金陵为其会”之说。
      到了大明后期,随着东西方之间的贸易日益增加,江南地区商品经济也在高速发展,金陵这座城市的商业自然也就日趋繁荣。
      虽然因为琼州府的出现,抢走了江南一部分的对外贸易,可是因为经济总量大,所以短时间还看不出来。
      相比起金陵现在的繁华,一江之隔的长江对岸就没有那么富裕了,甚至因为战乱和天灾的肆虐。
      让长江对岸流民遍地,因为江水的阻隔,这些流民也只能步行到此,然后等待命运的宣判。
      而王纯就把移民的船队停靠位置就选在了这里,并不是琼州府的消息多灵通,而是老伙伴徐烈介绍的。
      在船队来到江南的

第一六一章移民潮[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