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基隆这里忙着移民和各种基础设施建设的时候,琼州这里之前安排的基础建设慢慢的都在进入完工时期。
包括张禄铁路,张家镇到石禄铁矿,就是最开始规划用来运送石禄铁矿石到张家镇炼铁厂的铁路,在实际施工中遇到了问题。
把铁路的轨距从二米五降低到二米了,从而来降低施工成本和施工难度,即使这样每公里的成本也要一百多万。
这还是大量使用安南派遣工的情况下,在没有派遣工之前每公里成本到了二百多万,主要还是工人成本占据大头。
刚开始首先于人力不足,施工进度并不快,后来人力充足之后,还是遇到了很多施工之前没有想到过的问题。
这才导致这条还没有百公里长的铁路修建了这么长的时间,一路上主要是在隧道上耽误了,施工难度有点超过想象。
在铁路还没有完工之前,钢铁厂已经搬迁到儋州了,因为张家镇这里没有铁矿,也没有煤矿,原材料都需要运输。
为了降低成本就把钢铁厂搬迁到儋州煤矿那里,这样只需要运输铁矿石就可以了,能有效的降低成本。
而这条铁路也不会废弃,反而会继续修建到儋州新的炼钢厂那里,给炼钢厂运送铁矿石,也可以把成品钢铁运输到张家镇这里。
绝大多数的工厂还是修建在张家镇这里,对钢铁原料的需求是很大的,完全可以满足这条铁路的运力。
而张家镇的钢铁厂也没有裁撤掉,反而在进行改造升级,增加更加先进的设备,用于特种金属的实验和冶炼。
比如钨钢和锰钢,因为具备很高的硬度,可以用来制作各种加工刀具和车辆的车轴等关键部位。
还有生产不锈钢用于各行各业,而随着飞机制造厂对原料需求的提升,铝的电解的也是在这个钢铁厂进行的。
所以这个钢铁厂的重要性不但没有降低,反而因为技术设备的提升,产值大幅度的增加,特别是铝合金,在琼州的特意控制下,价格堪比白银。
除了铁路之外,昌化的凤凰国际机场也施工完成了,相比铁路来说,机场就简单的多了,就是一个大型的综合性广场,加几条飞机跑道就可以了。
只要质量没有问题,其他的也没有什么要庆祝的,不像铁路,这种新出现的东西还是需要一个仪式感的。
而今天周国宁就带着主要的琼州官员参加这次的铁路开通仪式,给这种新式的交通运输工具站台。
好久没有出场的工程队总负责人黄光带着铁路施工的主要负责人一早就在张家镇的火车站等着周国宁的到来。
作为最早开发和琼州市官府所在的张家镇,发展一直是所有地方最快的,随着商业和工厂的开设,慢慢的已经有了一点现代化的雏形了。
路边的路灯和开设各种五花八门的商店,周边各种高大的建筑,建筑里面开设的各式工厂,上下班时路上拥挤的自行车车流。
还有港口停泊着的现代化船只以及码头上的机械化吊装装置,真的很难看出这里是明朝,和七八十年代真的很像。
而张家镇的火车初始站就设计在码头的边上,这样船运过来的各种货物,通过吊装装置直接就可以转运到火车上。
第一七一章铁路通车[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