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这些人大部分其实早就被琼州的美好生活给征服了,只是因为家人被别人掌控,身不由己的做出了对琼州不利的事。
      真正因为金钱才出卖琼州的探子,是真的很少的,因为琼州的经济发展,导致银子和琼州币的兑换比例在不断的拉大。
      说难听点琼州一个普通工人的工资,在购买力上面,可能都比明朝一个中层官员的工资来的高,这种情况下,怎么请人做事?
      一些小势力根本请不起人来琼州打探消息,这次的行动规模虽很大,但军情局特意控制了事态,所以对外影响不大。
      这些探子多是随着难民移民潮所涌进来的,它们趁着琼州这次的大移民,趁机进入琼州的各行各业。
      加上派出的探子都有在私塾学习过,掌握了一定的文化,在夜校期间表现突出,从而获得赏识。
      虽然有一定的知识,可是琼州的文化体系和内陆的是不一样的,只能说是学的比较快,一样需要从最基本的学徒做起,在慢慢的成为各个工厂中掌握一定技术的工人。
      只是即使这样,想要把技术偷走也是不容易的,因为工厂更多的时候都是操作机器,讲究分工合作。
      不了解整个生产流程,掌握从头开始的技术,加上一定的机器辅助,是不可能轻易把技术偷走的。
      只能是说从琼州的技术上,能不能得到一点生产方式上的改变和启发方法,从而提高生产效率。
      而对于渗入琼州官府和军队的探子,要想刺探情报就更加困难了,因为每个级别都有相应的权限。
      没有到一定权限,是不可能接触到更多的情报,得益于琼州发达的通讯技术,命令下达以后很快就会实施。
      这个时候再向外传递情报已经来不及了,而且军队每个月的休息时间就这么几天,加上军队中的保密条例签署。
      一般大家也不会乱讨论一些敏感的信息,你要是胡乱打听消息,那不是和尚头上的虱子,明摆着嘛!
      琼州府这边的政策信息,基本在实施之前,都会在琼州日报上公布的,没必要花费人力去打听。
      而且因为窃听器的使用,让军情局在刺探情报方面是无往而不利的,随便收买一个仆人,找个理由让他把窃听器放在角落里。
      谁能知道一个纽扣大小的东西居然可以传递信息出来?所以根本不会引起人的注意,也不会给收买的人带来心理压力。
      所以军情局从各个势力那里经常能得到一些意想不到的消息,一个小小的探子名单自然也就不成问题了。
      有了这些名单之后,军情局自然可以根据名单进行重点监控,所以整个琼州的局面一直都在掌控之中的。
      经过一个月时间的清理,这些早就被重点关注的探子都被一一挖出,而让军情局吃惊的是,不少精明的探子居然发展出了下线出来。
      特别是朝廷派出的锦衣卫,他们打着朝廷的牌子,

第 一八七章 倒逼[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