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 一九三章 留学生涯[1/2页]

从明末开始称霸 喜欢赣南橙的小鹿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基本满足了上面的三个条件以后,就可以申请来琼州留学了,只要没有被琼州拉入黑名单,一般情况下都是可以顺利的拿到身份证的。
      留学生的身份证都是绿色的,毕竟能申请来留学的人,基本都是在本国有点身份的人,而且知识水平也不会有多低下。
      要不然也不可能通过大使馆的知识水平考试不是,所以这些人给一个绿色的身份证是完全合情合理的。
      在报纸上公布了申请留学的条件后,安南和广南两国的大家族,立刻就组织了自家年轻一辈的核心人员。
      开始报名参加在大使馆设立的留学考试,和内陆不一样的是他们多了一门中文等级考试,好在这些大家族平时也都是中文教学,所以难度不大。
      而粤省那边对申请留学一样的保持了很高的热情,毕竟随着两地空中交通的发达,平时交流很是频繁。
      而且粤省因为移民和海贸的关系,对琼州的技术早就眼馋不已了,现在能光明正大的过去学习,自然踊跃派人报名。
      只是在知识水平考试上面难倒了一大片的人,知识水平考试只考小学毕业的题目,并且就考三门。
      分别是语文,数学和道德这三门,语文不用说,写文章和阅读理解那是传统读书人的强项,基本都能得高分。
      道德这方面问题也不大,毕竟孔老夫子在道德这方面也是不差的,只要不自己胡乱发挥,基本问题也是不大的。
      最难的就是数学了,难倒了一大片人,传统的读书人也学数学,只是没有当做一门主课来下重功夫。
      加上琼州这边使用的是现代教材改编的,难度自然是很大的,特别是其中的求阴影部分面积,不知道让多少考生留下了心理阴影。
      同样热衷派出留学生的还有闽省的郑家,他们也在积极响应,组织起家族里的优秀年轻人,到基隆申请留学。
      相比之下远在南直隶的学子对申请琼州的留学名额就不是那么重视了,毕竟他们对琼州的了解比较少。
      只是在松江徐家的撮合下,南直隶的复社给了个面子,组织了一些对新式学问感兴趣的学子出面。
      在松江徐家大院参加了由王纯主持的留学考试,参加的人数不多,大部分还是徐家的子孙辈,剩下的一部分才是复社的学子。
      也有几个听到消息赶过来的寒门学子,总人数不过百来人,只是结果不是太友好,语文的考试这些人嫌弃太简单,还是白话文书写,认为有辱斯文,直接弃考。
      道德考试每个人倒是答题答的津津有味,都写出了自己所认为的道德标准,整体来说还是比较协和的。
      最后的数学考试更是一团糟,即使试卷为了照顾这些读书人,特意用了繁体字印刷,还是被这些人所嫌弃,认为他们只读圣贤书就够了。
      最后成绩出来后只有三十来个徐家的子弟通过考试,还有两个住在徐家附近的学子也通过了考试。
      徐光启作为一个翻译了“几何原本”的大科学家,他的后代对于数学自然是不陌生的,而且在数学方面还颇有建树,而求阴影面积也算是简单的几何题

第 一九三章 留学生涯[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