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的改变一直都是在生产力的推动下产生的,生产力的提高让社会不得不做出改变,来适应提高的生产力。
从最开始的母系社会,因为食物采集和打猎收获的不稳定,食物需要平分来维持部族的生存。
这个时候就需要一个东西来维持食物平分的公平性,这个东西就是血缘,你不一定知道自己的父亲是谁,但是你一定知道自己的母亲是谁,这就是母系社会存在的基础。
后来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生产力从打猎为生过渡到了种植为生的时代,这个时候就是父系社会为主了。
母系社会因为生产力低下,加上部族需要血缘关系维持,对待俘虏一般都是杀戮为主,不需要也无法养活奴隶。
而种植需要壮劳力,有了足够的收获之后就可以养活奴隶,圈养奴隶来进行劳作或者战争,实力得到了提高。
而且可以通过掠夺女人来提高生育率,人口的增加对应的就是实力的增加,母系社会适应不了生产力的提高就被父系社会淘汰。
而父系社会为了维持自己或者家族的统治稳定,就开始制定一些道德和规矩来约束众人,这就是道德最初的存在目的。
而现在琼州的生产力和大明的生产力不一样,自然社会形态也就不一样,看起来自然都不对眼,只是张云不想卷入内陆的纷争。
只想给汉人摄取足够庞大的生存地盘,要不然双方也就不存在和平的基础,张云也不会对大明投降,只是不想进行这种无谓的战争。
有人建议说直接统治内陆,然后携带内陆庞大的人口,向海外移民抢占生存地盘,这样看起来好像很有道理。
其实是行不通的,因为现在双方互不统属,可以通过战争来解决矛盾,一旦你统治成功了。
那么各个阶层都有自己的利益诉求,你不能因为人家想争取自己的利益就灭口吧?总不能说我给你打工,我问你要工钱你就觉得不合理,然后要灭口,这肯定不合适。
为什么内陆到了朝代后期出现了人多地少的情况,皇帝还不愿意向外移民,难道朝廷的大官都不知道海外的土地可以一年三熟?
这不是扯淡吗!他们肯定都知道,世界堪舆图在明朝之前就有了,为什么没有皇帝想着出去占领地盘。
是现实不允许而已,古代是宣称的皇帝和士大夫共治天下,而皇帝和士大夫是古代最大的地主集团。
把人口都移民出去了谁给他们种田?加上古代通讯不方便,距离太远也不利于朝廷的统治,这才是不对外移民的最大原因。
如果张云通过战争统治了整个大明,那么这些问题就会都摆到明面上,万一移民的时候碰到台风导致人财两失。
立马就会有官员跳出来说对外移民是谋财害命,从而阻止政策的执行,动用关系在民间一宣传,百姓自己都不愿意移民。
还有一个办法就
第 二百章 狼子野心[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