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缘来的快去的也快。
陈凡看到最后也没有闹明白这个儒修和他们这些修者的不同。
结合袁老头只言片语来判断,看起来应该是修行流派的不同,在万年前似乎人族修者有着百家争鸣的盛况,各种流派层出不穷。
流传至今,被神域视为正统的,也就是现在包括陈凡和赵仙儿在内的人应该叫做术修。
以术法为根基,神魂为底蕴,体魄为辅助,三者合一达到某种平衡的状态,循序渐进。
优点嘛,自然是稳定,循序渐进,就算是纯粹用资源堆砌灵力最后也能够有不俗的成就。
缺点嘛,似乎更多,至少陈凡目前来看就能够罗列出来十中八中,尤其是用三无外挂的查看的时候,几乎每个术修都有不同程度的缺陷。
根基上的,功法上的,修炼方向上的。
总结起来就是样样精通,样样稀松,陈凡下意识便联想到应试教育的产物,初中之前的都是基础,分科之后上了大学才是确定发展方向,进修专业技能。
相较之下,剑修和今天才见到的儒修更像是从小就偏科的那种,有的到最后成为专业大佬,但更多的还是泯然众人矣,虽说也能够在某些领域有所成就,但在社会的适应性上终究还是差些。
生长在新时代的陈凡自然不会崇古非今,反之亦然,在他看来,一种东西发展至今,不敢说有优越性,但至少是符合大环境需求的,除非是文明等级不升反降。
神域统治下的东域真的不如万年之前么?
陈凡是打着问号的。
他虽然否定了神域的诸多地方,却从未小觑过神域的力量,袁老头如何?
言行举止无不表现出万年前他的强大,可现如今不还是老老实实怂起来,多说点隐秘都不行。
至少在绝对力量的对比上,神域是有优势的。
知晓这点陈凡就懒得旁敲侧击从袁老头那边套话。
他还指望人家保驾护航,袁老头也不是钟元那般,自知寿元将近,破釜沉舟,无所顾忌。
万一哪句话没说对,袁老头就算是能慷慨赴死,他怎么办?
最终,这场不为人知的顿悟结果也不尽如人意。
在场所有人除了陈凡三个都有所得。
所得最多的宣哲彻底陷入了沉睡,境界最终稳定在通幽境界上。
袁老头断言,醒来之后,此人会脱胎换骨,武道为根基,儒学为脊骨,走上和大多数修者截然不同的道路,至于前景如何,袁老头没说。
其他官员中,有所得的只有三个,和宣哲的情况相似。
大部分人都是似有明悟,隐约间找到了另一种修炼方式,却吃不准。
陈凡大抵明白袁老头说他们前景不明的意思。
万年前人族兴盛,百家争鸣,儒家有无数典籍,有相对成熟的修炼体系,学子自然可以从至圣先贤的言行中悟道。
可现在,儒家已经消失不见,仅靠着女疯子藏在天书里面的那些只言片语和陈凡记忆中的几本书想要重铸盛况根本不可能。
简单来说就是没有生长土壤,就算是今日这些人里面有一两个天才,日后著书立说,肉身成圣,可那也是很久之后的事情,根本指望不上。
总结起来,陈凡也不知道他那首
第434章 拍戏[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