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34章 拜山[1/2页]

民国血时代 射洪市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第33章拜山
      那吴光烈话一说完,原本码头身上船只聚集处立刻便分出了一条水道供青龙会的船只通行靠岸。
      “多谢吴三哥!”刀疤勇一抱拳,然后立即吩咐各船舵爷靠岸。
      顿时,一艘艘满载着大米的货船便缓缓朝岸边停靠。
      刘东明这艘船因为是客船所以走在最前面,一靠岸刀疤勇便带着刘东明以及杨学文等人朝吴光烈走去。
      这时候吴光烈已经在前面等候,一靠近刀疤勇手一招,立刻就有两名老幺,分别托着一个托盘走上前来。
      吴光烈一看,不禁严肃了几分。
      一般的袍哥拜码头只是粗略见礼,就如同刚才那边打个招呼,相当于双方认识。
      而接下来往往便是酒楼喝酒吃吃喝喝走个过场,从此在对方地界上便可以便宜行事,只要不触犯对方的利益基本上便相安无事。
      只不过相对于这种粗浅的拜山,青龙会此刻一行人的做派却大有不同。
      只见托盘上来,一个托盘放着法币,一共分成五卷,全是5块面值,一卷二十张,总共合计五百块整。
      另一盘却是大米,是直接从货仓米袋里取出来的。
      这种拜山又名叫做上供。
      右边的五百块法币是交的地盘钱,意思就是借你的地盘做生意,江湖事你兜底。
      而左边的大米则是交代做生意的门道,就是大米。
      老江湖一看就能明白,这青龙会的人交了五百块钱准备在朝天门地界上做大米买卖。
      只不五百块并不是一个小数目,如狗仅仅只是做米粮生意的话根本不用上供这么多,吴光烈不由得暗暗思索起来青龙会这帮人到底是搞的什么名堂。
      要知道,现如今的重庆可不平静。
      随着蒋仲正迁都重庆以来,就一直致力于收编本地袍哥会,愿意收编的勉强能够混口饭吃,不愿意的则出动军队开剿。
      在后世的时候刘东明就曾经在重庆的地方志中看到过,这样的记载。
      比如巴县蔡家场的唐廉江,人称仁字袍哥公口“维新园”大爷,被收编后便成为了民国社会党四川支部部长,国是报社长。
      由此可见,在这个档口袍哥在重庆这边其实并没有那么好混。
      在枪杆子的压迫下,任凭你是舵爷还是大爷,都的趴着。
      “你们这是准备做米粮买卖?”
      吴光烈看了看两个托盘,然后才走到刀疤勇跟前道:“这生意不好做,一条街十个铺子就有两个米铺,如今政府方面又在限制米价,你们想要从这上面做文章恐怕打错算盘咯!这样,钱你们拿回去,生意照做,都是袍哥兄弟相见便是缘分,今晚我做东,在通远门七星缸我给兄弟们接风洗尘!”
      (注:七星缸又名七星岗,起初门外七口大缸是用来储水灭火之用,后来此街取了谐音,名为七星岗)
      

第34章 拜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