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九百九十一章 天灾[1/2页]

权宋天下 老大河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小舅啊,你以后准备把哪块地封给我?”
      “你想要哪块地?”
      “太行山?”
      “中原不封!”
      “要不胡建?”
      “你要胡建作甚?”
      “给我儿子啊!”
      “台湾如何?”
      “那破岛……”
      “呵呵,你个蠢货!”
      “算了,不跟李勇诚抢,他现在两个儿子了,早就盯上那个破岛了。”
      “要不就日本吧。”
      “那鬼地方,现在哪有力气去打倭奴。”
      “打完忽必烈,咱们就打他们!”
      “又蒙我!打完忽必烈,你我还走得动吗?”
      “很快了,我估计两三年吧,最多不超过五年!”
      “小舅,你知道不,我最喜欢你小时候给我唱的一首歌。”
      “啥?”
      “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还有九十分得你吹牛皮!”
      “滚……”
      ……
      两年之后。
      华夏十八年,宋景定七年,元中统七年,公元1263年。
      夏八月。
      半空之中,乌云压顶。似乎在凝聚着一场爆雨,却迟迟未见动静。
      大都城北三十余里,临近顺天府路的一片农田里,杨三佝着背,削瘦的筋骨浮满全身,上面淌着一汩汩黑黝黝的汗水。
      田间,是一些稀疏的高粱,黄绿色的颗粒,正欲含苞而放。
      百忙之中,杨三抬起头,侧首吼了一声:“懒婆娘!作死啊,还不赶紧过来!”
      田边一个草棚之内,响起一声虚弱的回答声:“来了,来了——”
      一年中年女人,满脸菜色,努力地撑起身子,扶着额头,晃出棚子。
      “就知道偷懒!”杨三又是一声不满的怒斥。
      “我,真的有些头晕。”
      “头晕回家晕去!雨落之前,若不能把排水沟渠挖通,我就让你下半辈子晕死拉倒!”
      女人嘴里嘀咕着,却没有说出话来,弯下身子抓起锄头,半闭着眼一锄锄地挖着田垄。
      良久,雨依然未下,天气却愈加闷热。
      女人觉得自己已经快呼不出气来了,只好柱着锄头,抹了抹汗渍渍的脸。两眼呆滞地放眼而望。
      周围,是十来亩长势还算不错的高粱地,再过半个多月应该就可以收成了。
      自五月份一场席卷半个北地的蝗灾之后,他们家只剩下了这些可能收成的东西。
      十亩高粱,哪怕运气好,最终能收成两百石,其实也很难让家里几口人撑到明年的夏收。
      蝗灾过后,夏粮颗粒无收,但是夏税却还得欠着。现在,又得开始面对秋税的问题。
      官府虽然在去年放开了粮食的收购价,但是中统钞的贬值速度却远远超过了粮食价格上涨的速度。
      而除了粮食,所有的东西都在以极其可怕的速度狂涨着。
      女人看着自己身上勉强可以遮羞的衣裳,长长地叹了一口气。说不定,自己都熬不了几个月。也好,可以给家里省点口粮。
      排水沟总算是整好了,夫妻俩哈着嘴瘫软在草棚之中,努力地喘着气。
      “会不会,不下雨了?”
      杨三抬着头,看着愈黑的天空,说道:“哪怕今日不下,晚间一定会有雨,而且肯定不小。千万别太大了……”
      话音未落,田间的高粱叶微微颤抖,发出了噼哩啪啦的脆响。
      闷热的气温,陡然而降,女人不自禁地缩了缩身子。
      噼啪的脆响声愈大,杨三皱着眉头,带着求乞的语气望天说道:“不能再大了,会受不了的!”
      “这,这下的不是雨啊——”女人如梦呓的声音,喃喃说道。
      “胡说什么!不是雨,难道会是……”
      噼哩啪啦的声音,突然连成了一片,一棵棵正在摇曳中的高粱,左躲右闪,却无处可逃。只是几个呼吸之间,大部分的杆子转眼之间就被打折,耷拉而落。
      草棚上,蹦下数颗晶莹剔透的珠子,有些在地上弹起滚落,有些直接砸在两个人的脑袋上,一丝透骨的凉意将两人的脑海几乎冻僵。
      “冰……冰雹……”
      “不!”杨三一声悲吼,冲出草棚。
      天上地下,白茫茫一片,一片片脆响之中,落下的冰雹从米粒大小转眼变成豆子大小,随后是小石子大小。
      甚至还有一颗半拳头大小的雹子,直接砸在杨三脑袋上,让他顿时一阵眩晕。
      杨三缓缓地跪倒在田埂边上,仰天哭喊:“老天爷,你真的想要逼死我们啊,一点活路都不给吗?”
      “杨,杨三……”女人挣扎着来到杨三身边,想把他拖回草棚里。
      杨三胳膊一挣,女人就如蒙头葫芦般滚在地上,咿咿呀呀地呻吟着。
      天空如开裂的冰库,半拳头大的冰雹疯了般砸下,杨三额头上立时多了数个大包,随后被砸破,血色狰狞。
      地里的高粱,拖着肥硕的穗子,无力地趴伏在田地中,如朝拜天威。
      冰雹来得急,去得也快。
      不到半刻钟,云便渐渐散开。四周的地上,皆是大大小小的亮银般的雹子,淡淡的水烟袅袅而起。
      女人蜷缩在地上,挣扎着却没能起来。
      杨三仰天长嚎,“天爷呐,为什么,一点活路都不给啊——”
      老天爷没给他任何的回应,只是淡淡地露出微蓝的天空。
      当杨三拖着女人回到家里时,整个村子都充斥着痛哭与谩骂声。
      灌了两碗稀得能照见影子的米粥,杨三闷闷地说了一句:“我出去走走!”
      “三儿……”
      “嗯?”杨三抬起头,看着自己年愈六十、双目失眠的老娘。
      自己年幼时,父亲与大哥、二哥便死于战场,是老娘一个人辛苦把自己拉扯长大,又为自己娶了妻子。可是如今,自己竟然连一顿饱饭都给不了她。
      “你媳妇这些天身子不好,你要懂得疼惜。”
      “嗯。”
      “房顶今日被砸坏了一些,明天再寻点干草铺上,否则来场雨,这房子就没法住人了!”
      “嗯。”
      “等你媳妇身体好

第九百九十一章 天灾[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