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九百九十五章 守孝[1/2页]

权宋天下 老大河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三个人步入墓旁一个草庐之中坐下,陈耀侍立于旁,端茶递水。
      “小权,守孝之事,还是我来吧,你先回旅顺。”辛邦杰说道。
      “哪能让辛大哥守孝?别说军部有多少事需要你,就凭着义父将萁国公之位传袭于我,我也当为义守孝三年。”大岩恒语气坚定。
      “都别争了。”赵权摆了摆手,举杯一口喝光茶水。
      杯子在桌上轻轻一敲,陈耀只好屁颠颠地过来给他续水。
      在旅顺时,陈耀好歹也算是一部之长。可是在这里,谈的是家里,他只能活生生地矮去一辈,连个座都没有。
      “父亲这辈子,你们俩陪伴他的时间都远多于我。所以,守孝之事,还是我来吧。”
      “多事之秋,你如何能一直在此呆着,难不成朝堂诸公,都得移到南京府来不成?”
      “你们不会轮流着来吗?”陈耀嘀咕道。
      赵权眼睛一瞪,辛邦杰却点着头说道:“小耀这主意,倒是可行。”
      “我看不用了吧,你们俩都忙去,我守在这里,我想义父必定不会有异义。而且,义父临终特地交代过,不得大办丧事、不得劳民伤财、不得烦扰诸子诸孙。”
      赵权沉吟片刻,说道:“这样吧,我先在此守孝三个月,而后你们俩各自再守三个月。这事,就这么定了吧!”
      辛邦杰与大岩恒相视一眼,各自点头,不再反驳。
      “三个月后,我打算去一趟宋国。”
      “什么?”
      “这如何能行!”
      赵权轻轻叹了口气,“不去,不行啊……”
      “可是因为义父想与义母合葬之事?”辛邦杰问道。
      与母亲合葬,这是父亲去世之前,唯一留下的心愿。当然,父亲并没有给自己定下时间,甚至也只是希望,而非要求。
      但是,这件事的难度,在座之人,心里都是一清二楚。
      关键还在于,一旦让忽必烈察觉此事,迁墓不成也就罢了,万一他发起狠来,破坏了母亲与姐姐姐夫的坟墓,那就百死莫赎了。
      “这事虽然重要,但并非短期之内就能解决得了的事,还需从长计议。如有可能,我还是希望将父亲遗骸迁去长临村,而不是将母亲迁来此处。
      我想,他们应该更希望在长临村安居吧……”
      陈耀默默地点了点头。
      辛邦杰与大岩桓相视一眼,也未言语。
      在长临村安置陵墓,意味着必须彻底控制长临村,也就意味着已经占领了元国最深的腹地——河南。
      真能控制河南,元国差不多也该覆灭了吧。
      那需要多长时间?十年,二十年,还是三十年?
      谁都无法预料。
      但是赵权既然已经有了这个主意,他们俩自然不能反驳,能做的,就是倾尽全力的支持。
      “忽必烈,已经准备派人去与宋国进行和谈了。”赵权说道。
      “和谈,蒙古人跟宋人打了几十年仗,怎么可能合谈?”
      “没什么不能谈的,这便是所谓,只有永远的利益,没有永远的敌人。”
      “那,你去宋国,是想阻止他们双方的合谈?这有必要吗?”
      “是啊,让赵复去不行吗?或者,让姚枢去?”
      赵权摇了摇头。
      “忽必烈此次和谈,是准备联宋抗权。”陈耀插了句话。
      联宋抗权?怎么联?
      难不成,宋国会从河南或是山东出兵,穿

第九百九十五章 守孝[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