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一百二十五章:有了重大突破口[1/2页]

新婚夜被赐死?火爆医妃她有喜了! 月引溪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虞凌夜道:“不好也不坏。”
  谢莺眠坐在虞凌夜对面,给自己倒了一杯茶:“那就随便吧。”
  虞凌夜:“第一件事,今日清晨,大约辰时左右,陶夫人敲响了登闻鼓。”
  “她敲响的时机,正是退朝时。”
  “因她是大裕王朝第一个敲响登闻鼓的女子,又是守着满朝文武敲响的登闻鼓,她的案子被皇帝关注到了。”
  谢莺眠眼睛都没抬起。
  陶夫人敲响登闻鼓的时机,是她找的。
  原本定好的时间是七天前。
  但七天前下了雪。
  看天气还有继续再下的迹象。
  夏天飘雪预兆着有冤情。
  冬天飘雪则不然。
  这个时代的人普遍对自然现象迷信。
  若陶夫人敲响登闻鼓后,大雪连下几天几夜,这不是好兆头。
  一旦被幕后之人利用,达不到是最优效果。
  所以,她给陶夫人去了信,告诉陶夫人,等天气大晴时再去敲响登闻鼓。
  天色大晴,也预兆着沉冤昭雪。
  虞凌夜道:“三司堂审时,陶夫人提供了新的证据。”
  “陶夫人举证,死在客栈里的三个人不是毒杀,死因是未被完全熄灭的炉子,他们的死,不是毒杀,是意外。”
  谢莺眠摩挲着茶杯:“结果应该还没出吧,最快也得明天。”
  虞凌夜:“嗯,还没出结果。”
  “三司按照陶夫人所说的,今天晚上还原现场,将几个罪大恶极的死囚关在出事的那间屋子里,明天一早才有定论。”
  谢莺眠觉得这案子没什么好说的。
  她看过卷宗,看过案发现场,早就知道了那三人的真正死因。
  因设计这案件的幕后之人身份尊贵,
  不一定会在哪个环节整出幺蛾子,
  她才让陶夫人在退朝时敲响登闻鼓。
  目的就是为了引起皇帝的关注。
  将所有的阴暗剖开,摊在阳光下,摊在皇帝的眼皮子底下,
  只要幕后那人不是傻子,就不会为了这枚芝麻铤而走险。
  “你喊我来,只是为了告诉我进展?”谢莺眠问。
  虞凌夜道:“进展不都在你的掌握之中?”
  谢莺眠:“那你喊我来做什么。”
  虞凌夜闻言,捏紧了手。
  因为太过用力,关节微微发白。
  他的声音里,夹杂了些许异样的紧张:“你能确定死因是炉子?”
  谢莺眠:“确切地说,是炉子里半熄灭的炭火。”
  “可否详细说说。”
  “我说太详细了你可能听不懂。”
  虞凌夜:“你还没说,如何知晓我听不懂?”
  谢莺眠摊手:“行吧。”
  “正常来讲,炉子里的炭与氧气充分燃烧,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对人无害。”
  “但,如果炭不充分燃烧,则会产生一氧化碳。”
  “平常情况下,人呼吸进氧气,氧气与血红蛋白结合,血红蛋白将氧气运输到身体各个位置,满足人身体的供氧需求。”
  “一氧化碳也可以与血红蛋白结合。”
  “而且,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的亲合力比氧气与血红蛋白的亲合力高几百倍。”
  “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结合后,剥夺了氧气的空间,氧气无法输送到身体各处,身体没了氧气,人会缺氧窒息。”

第一百二十五章:有了重大突破口[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