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个不大的小镇,人口老龄化严重,市场上望眼看去都是年纪比较大的人,年轻人大多选择外出打工。
因此陈顾予一行人录制节目,大多数人都只是会多看几眼,没有特别出格的追星行为。
三人在讨论要用什么方式挣到钱。
“我会跳舞,顾前辈会唱歌,我们可以表演才艺不是吗?”郑艺时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这是一种类似于刷脸的行为,也是很多明星在综艺里的惯用手法。
“市场里的都是叔叔阿姨,表演才艺不太妥当吧,而且我们也没有设备。”组里另一位常驻张琦反驳道。
两人一同看向了陈顾予,想要听听他的意见。
陈顾予略一思笃,赞同了张琦的看法:“我们可以去打短工,或者用劳动换取食材,顺便体验一下这里的生活。”
最后三人一致同意了陈顾予的看法,决定分开去找工作,中午的时候再汇合,查看进度。
说好是分头行动,郑艺时却一直在跟着陈顾予,见对方对她投来不解的眼神,她坦然地笑笑:“我想看前辈怎么找到工作,学习一下。”
有理有据,陈顾予也没有再理会她,只点了点头,依次询问店里的老板们是否需要帮手。
经过这一顿折腾,市场里一传十,十传百,差不多都已经知道了被摄像机拍着的这几个人是明星,他们对陈顾予本人不太熟悉,但对于他的一首歌《夜空》十分熟悉,随口都可以哼上几句。
这首歌是陈顾予传唱度较高的一首歌之一,是他专辑里少件的节奏较为轻快的歌,被二次翻唱之后甚至成为了广场舞的伴奏,伸手大爷大妈们的喜爱。
因此他找工作还算顺利,最后在一家生鲜店落脚,帮忙清洁和推销。
郑艺时也抓紧机会,问老板娘自己能不能也在这里打工。
老板娘打量着她,发现自己并不认识她,毫不客气道:“不行的喔,我们店这么小,招不起两个短工的,要是你们待几个月我还可以考虑考虑,把小顾留下来主要还是想跟他聊聊天咯。”
拒绝得这么干脆,郑艺时也没有再强求,和陈顾予道别之后便自己去找了别的地方。
上一期他俩的互动本来就让观众抓心挠肝的,等了一个周,观众自然很专注两人的交流。
“郑艺时好像很粘着陈顾予啊。”
“老板娘好高冷,陈顾予更高冷,他们怎么舍得这么对一个仙女。”
“只是后辈对前辈的仰慕罢了,不要乱cue我们小花哦。”
“论国民度,陈顾予还是甩了郑艺时好几圈。”
……
弹幕又开始了争吵,希晚嫌影响观看体验,索性把弹幕直接关掉,安安心心看节目。
打工的环节十分和谐,嘉宾们笨拙的打工人生活,创造了不少的梗和笑料。
陈顾予被老板娘拉着探讨《夜空》的创作想法,还拉着他与自己合唱,引得不少人围观,取到了意外的宣传效果,听完两人唱歌后,围观群众顺便买了点生鲜,简直两全其美。
陈顾予并没有刻意去宣传,他只是一站在那儿,就会引起许多人的关注。
希晚看着他面无表情地与顾客为一毛钱讨价还价的模样,忍不住笑了出来,觉得他这副样子莫名可爱。
她把这个画面截了张图,准备晚上发私信嘲笑他一番,偶尔在私信里调笑陈顾予,也是希晚的爱好之一。
中午的时候,三人趁着吃午饭的时间聚到了一起,大家进行的还算顺利,零零散散也有几十块或者上百块的收入,吃上一顿饭问题不大。
为了省钱,三人选择简简单单地吃一碗粉。
一切都很正常,直到郑艺时吃着吃着,嘟囔了一句“这个粉味道一般”,然后看着陈顾予碗里的粉,极其自然地夹了一块肉,放进自己的嘴里。
“果然比我粉里的肉好吃。”她无辜地看着两人,像是没有意识到自己的举动有多么不妥。
陈顾予显然没有想到她会来这一出,夹着筷子的手顿住,一时间不知道该如何下手。
还是张琦反应快,他笑嘻嘻地对郑艺时说:“要不要尝
第 36 章 综艺风波[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