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还要丈量土地,所以这次户籍完成清查的时间比预计的晚了许多,这些册子随着夏税送到了户部和吏部,唐林正在一点点整理。
可能是因为王氏的事情,这次调查时出现了许多没有户口的百姓,宁朝的耕地也多了一成。
因为知道唐林整理这些有一套,而且最近户部也很忙,所以齐尚书跟吴尚书商量了许久。
不知道许出了什么东西后,吴尚书便跟唐林说了下,将户籍和耕地全部交到了他手中。
唐林带着吏部和户部的人将这些东西分类,然后按十二路放置,整理好后再进行抄录,总算在秋税前整理完了,也是不容易。
等到秋税运到上京时,就快到泰安帝六十六岁大寿了,也就是如今大宁的长春节,自从武朝高宗之后,君王的生辰也变成了一个节日。
宁朝也是如此,定为长春节,以前是长春大朝会后,君臣饮宴,休沐三天,举国欢庆。
这次本来也差不多,结果,四月的时候,鸿胪寺收到了各国国书,先是谢过宁朝的国礼,随后是听闻宁朝皇帝生辰,便想前来庆贺。
其实就是尝到了好处,想要再来拿一次国礼,而且还能加深跟宁朝的联系,何乐而不为。
而齐尚书在知道这件事后,也怀疑到国礼上头了。上次的国礼,是宁朝根据那些东西的价值又加了一些送过去的。
看了内侍省船队的单子后才知道,他们眼里稀疏平常的东西,在那些海外之国千金难买……
既然来了,那就热烈接待呗,不过这次是他们来为官家道贺,招待好,送一件小礼就得了,最多等他们国家君主生辰的时候,让人送一份国礼过去。
想是这样想,但宁朝的繁华强盛要展现出来,所以这一次的长春节比往年还要热闹,还不到十月,百姓们就感受到了不一样的氛围了。
而各国的使臣也在此时抵达上京府,有的来过宁朝,而有的还是第一次来,从未见过这样的城池,干净、整洁、庞大……
琉国、沃岛还有利国是宁朝的附属国,他们虽然感叹于宁朝的繁华热闹,但好歹维持住了表情,对于自己的君主国更是推崇。
而西域诸国和海外诸国,来过的使臣明显感到上京府比元旦过来的时候更热闹了。
而从未到过的,那才叫一个目不暇接,感觉每样事物都新鲜,不过想到自己的身份,连忙控制住表情。
“赫光买堤,大宁原来是这般强盛吗?怪不得连龟兹被打败了!”克热木对着身边的使臣说道。
他是焉耆的王子,焉耆自武朝时就接受了中原的统治,在宁朝打败龟兹后又接受了宁朝的统治。
可以说焉耆的头上永远压着中原,这次克热木过来,就是想要看看中原究竟是怎么样的,为什么如此的强盛。
“这样的国家,真的容得下周围的国家吗?”
“三王子,龟兹是因为他们反抗大宁的统治,而且还想要侵占大宁的土地,所以才会被灭。只要焉耆不起侵略之心,就不会重蹈龟兹的覆辙。”赫光买堤说道。
“可这样一来,我们虽然是国,但跟大宁的府城何异?连国王需要大宁的册封才行。”
“三王子,老实说,我们还不如大宁的府城呢!至少我们经过的那些府城都比焉耆繁华得多。”
对于这一点,赫光买堤看的很清楚,他知道现在的焉耆根本不是宁朝的对手,既然如此还不如接受,然后利用宁朝,让焉耆强大起来。
但听三王子的话,怕是有些不满。
“我明白你的意思,不知道什么时候我们焉耆也能跟大宁一样繁华强盛。”克热木看着上京府的一切,心里的野心在膨胀。
“三王子,焉耆想要强盛,离不开宁朝的帮助,特别是宁朝一些技艺,若是能带到焉耆,和别国交易,便可以带给我们巨大的财富。”赫光买堤说道。
“宁朝皇帝可不是傻子,怎么可能愿意?”
“这个,可说不准,宁朝人讲究大国风范,只要你当着所有人的面提出要求,自然会愿意。元旦大朝会时的习医术不就是如此吗?”赫光买堤建议道。
随后他似乎想到了旁的什么,又说:“若是王子有心,求娶宁朝的帝姬,那么能得到不仅仅是书籍技艺,恐怕那些匠人也会跟着来焉耆。”
“中原人讲究,对于出嫁的女子,会陪上一笔大额的嫁妆,当初武朝的公主嫁到归兹,带去了大量的书籍匠人。”
“若是宁朝也这样,那么焉耆可以快速强大起来。而这些,只需要三王子付出一个王妃的位置。”
听到这话,克热木颇为心动,有了宁朝的支持,对于他日后夺位大有裨益。
而其他的使臣也各有打算,有的想要跟宁朝贸易往来,有的想要得到宁朝的扶持。
可以说,现在的宁朝在各国眼里是块香饽饽,还是块打不过的香饽饽。
长春节当天,宁朝各地都热闹起来了,特别是上京府,街市上张灯结彩。
虽然天还没大亮,但已有百姓们在街市活动,像是杂戏什么的,早已经开始布置场地。
唐林带着伊娘和母亲坐上马车,唐明送走妻儿离开,心里有点点惆怅。
这个家里只有他和两个孙子没有品级,随后想到两个孙子的聪慧,又叹了口气,以后可能就只有他一个没有品级的。
回屋子,唐明去睡了个回笼觉。
今天的朝会热闹得紧,不过在一片红艳艳中,唐林依然是那个最靓的仔,特别是在一群穿着红衣服的老头中。
泰安帝不知道辣眼睛这个词,但是看着站在最前面的那群老头,他默默地转移视线。
看到年轻的唐侍郎,嗯,舒服一点,老七和老八也不错,皇太孙穿着也精神。
那些使者也来了,不过他们站在另外一边,一群相貌怪异的人穿着宁朝的朝服,乍一看颇有些不适应。
对于这件事情,本来泰安帝是没打算让他们穿宁朝朝服的,只是有个使臣想要试一试,其他使臣见了也有些心动,所以鸿胪寺就都准备了一套。
不管宁朝人怎么看,反正他们挺高兴的,这么这么多的布料做的衣服,而且颜色那么鲜艳,还那么光滑。
要是能做成自己国家的服饰就好了,但这话不太好意思说出口。
朝臣们祝贺完,就应该开宴了,结果,半路出了个幺蛾子。看着那个焉耆的王子,朝臣的目光颇为不善,听完他的话后,那脸色就更难看了。
在场的都不是傻子,宁朝现在又不需要和亲,以前和亲是不得已,现在经过九夷的事情后,那就更不可能了。
用唐侍郎的话来说,那就是赔本买卖,不值得。
泰安帝碍于面子不好说,下面的臣子自然会为其分忧,委婉的说自家的帝姬都已经嫁人了,郡主还太小,所以和亲的事情就免了。
当然如果你们的公主想要嫁过来,我们可以考虑考虑。
克热木见此事不成,虽然有些难堪,但也不好死缠烂打,只是想着私下再打探一下宁朝帝姬的情况,最好见上几面,说不定能让公主动心。
不对,应该是帝姬。
帝姬和公主明明都是一个意思,结果宁朝为了高其他国家一等,将公主改为了帝姬,克热木内心腹诽,但脸上还带着笑意。
而打探的结果可想而知,合适的帝姬没有,适龄的郡主也不可能,连面也见不上。
“陛下,帝姬尊贵,焉耆不敢强求,小王进入大宁后,发觉大宁的繁
第 156 章 第 156 章[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