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八百五十二章 心里上的博弈[1/2页]

我在明朝当皇帝 你个小老头子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一旦南京失去了他们现如今的陪都地位。
      那南京那数千官员,一朝星云流散,整个大厦将会轰然倒塌。
      到时候至少要有十几万,甚至是几十万的人,一下没了生活来源。
      这种事情,不要说那些官员们受不了,这些百姓们也是不可能承受的。
      如果这部分只是几千或者几万,那么稍微平摊一下,倒也能勉强解决。
      可是十几万乃至几十万的失业人口,可就没办法轻松解决了。
      有人可能会疑惑,不过是少了几千个官员,怎么可能会造成如此大规模的事业潮呢。
      这点其实很好解释。
      大明的官员,虽然没有定额说每个当官的家中能养活多少的家仆。
      但其实经过这么多年的摸索,其实大家心里基本上都有了一个所有人都默认的规模。
      像是杨士奇这种位极人臣,堪称文官之首的大官,家里要是没有一两百个仆人,那面子上也是过不去的。
      再加上他自己的家人,来投奔的亲戚,以及自家店铺里面的掌柜伙计之类的。
      林林总总的算起来,能直接和杨士奇扯上关系,算得上是他家人的人数,大概有三五百的样子。
      杨士奇家的这个规模其实算不上大。
      比他阔气的人有的是。
      就好比汉王朱高煦吧,他的全家老小仅是在京城的部分就少说有三五百人,如果算上他在各地的庄子的人,全加起来恐怕要上千,甚至能到两千人了。
      这还不算他封地里面的属官和属官的家人什么的。
      但不管怎么说,杨士奇家的这种规模,也算得上是中上游了。
      以他家作为参照。
      那二三品官的家中,有一两百人,也是正常的。
      四五品官,家里有三五十人也是在情理之中。
      六七品,这个阶层的官又有点不太一样了。
      四品以上的官不管怎么说,也都算得上是能上大天听的大官了,所以他们的各种作风什么的,可不是有朝廷和皇帝看着呢。
      下面巴望着他们倒台腾出位置的人,也有不少,所以为了坐稳自己位置,不给人留下攻击自己的话柄,他们即便想要享受更好的生活,也会尽力的压缩控制自己的规模在一定的程度中的。
      可六七品官就不太一样的了。
      这些官算是大明中层干部中最低级的一个级别了,基本上都是地方官。
      作为一方的土皇帝,手底下也没有人抢自己饭碗的压力,那些准备一辈子就这样,不打算再升官的人,他们是能搞多大排场就搞多大。
      有的县官的府邸、私宅、仆人,甚至比很多京官的排场都要大。
      这样的人,在大明其实也是不少见的。
      稍微说的有点远了。
      回到南京的话题上。
      南京这几千名官员,少说半数以上都是七品以上的,这些人即便没有京官的排场那么大,但达到一半还是有可能的。第八百五十二章 心里上的博弈[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