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96章 爱妃,你弹琴不错……[2/2页]

大明!开局灭了鞑靼三十万! 谧帝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  他起身走向琴案,伸手握住颖美人的手。
  "只是这琴音虽好,却少了些韵味,往后多揣摩揣摩,莫要辜负了朕赐你的瑶琴。"
  颖美人脸颊微红,轻声道:"臣妾定当用心练习,不辜负陛下期望。”
  "时候不早了。"
  朱厚熜揽过她的腰肢,拦腰抱起:"今夜,便好好侍寝吧..."
  ……
  嘭!
  嘉靖元年的惊雷劈开盛夏云层。
  青瓦上的雨珠汇成溪流,冲刷着京师街巷的石板路。
  顺天府贡院的朱漆大门在晨雾中缓缓开启。
  来自十三布政使司的举人们,怀揣着墨砚和忐忑,踏着积水奔赴这场决定命运的会试。
  因新帝登基推迟至今,虽失了"春闱"之名,却不减万千书生破茧成蝶的热望。
  科举如同一座精密运转的龙门阵:
  童生需先通过县试、府试、院试三级考核,成为秀才后方有资格参加省级乡试。
  乡试每子、卯、午、酉年秋八月举行,中举者称"举人",头名称"解元"。
  而此刻贡院外熙攘的人群,正是各省乡试脱颖而出的举人。
  他们将在礼部主持的会试中争夺三百个贡士名额。
  若能过此关隘,便可于次月参加由皇帝亲自主持的殿试。
  三甲之中,一甲赐进士及第(状元、榜眼、探花)。
  二甲赐进士出身,三甲赐同进士出身,从此踏入天子门生的行列。
  今年的恩诏打破百年惯例。
  朱厚熜特谕:"距京千里外者,赐驿马、发盘缠,沿途州县设考棚供歇脚。"
  消息传开,云贵高原的马帮驼铃里多了书生行囊,岭南学子乘上漕运官船。
  甚至有西北举人结伴免费用朝廷驿站的快马。
  一位来自信州府铅山县的举人在日记中写道:
  "昔年赴考需典卖家产,今蒙圣恩,箧中尚存故乡土,心中已见金銮殿。"
  顺天府贡院的号舍如蜂巢般排列,每个六尺见方的隔间里,考生需在三昼夜内完成三场考试。
  当最后一场的梆子声响起。
  试卷将由弥封官糊住姓名,誊录生以朱笔重新抄写。
  历经对读、分校、主考等七道关卡,最终呈至朱厚熜的案头。
  ……
  宣政殿,早朝!
  朱厚熜斜倚在雕龙宝座上,望着阶下文武群臣激烈的争论。
  自变法诏令颁行以来,往日程式化的奏对已化作激烈交锋?
  户部尚书钱有庆与工部侍郎李东阳为河工银钱分配争得面红耳赤,言官们举着弹劾奏章直指内阁首辅杨廷和。
  连素来沉稳的礼部官员都在礼仪改制上针锋相对。
  "陛下!青苗法断不可行!这分明是与民争利!"
  海瑞拍案而起,朝服玉带撞得叮当作响。
  另一侧,变法派杨一清立刻反驳:
  "旧制积弊已深,若不革新,何以充盈国库?"
  两派官员怒目而视,朝堂上的火药味几乎凝成实质。
  朱厚熜端起象牙茶盏轻抿。
  这种乱象看似失控,实则尽在掌握。
  帝王之术,贵在平衡。

第96章 爱妃,你弹琴不错……[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