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玄宁悠然自得地漫步在熙熙攘攘的集市之中,目光不停地扫视着周围琳琅满目的摊位。
不一会儿功夫,她便购置了一些美味可口的吃食,并小心翼翼地将它们一一放入背后的竹篓里。
然而此刻,那些瓶瓶罐罐的调料却不太便于携带,思来想去之后,她决定等到合适的时机再进入空间取出这些调料,然后放置到厨房当中,以便日后烹饪时能够轻松取用。
就这样,苏玄宁怀揣着心事继续闲逛起来,心中暗自思忖道:“这空间里面的物品如此之多,如果能够合理利用起来拿去售卖换钱,那该有多好啊!只是究竟要怎样做才能既安全又有效地实现这个目标呢?”
她一边苦苦思索着赚钱之道,一边缓缓朝着与沈逸飞约定好的地点走去。
当她终于回到原地的时候,发现卖牛的老汉以及他的老伴儿已经双双归来。于是,他们四个人齐心协力地将购买的各种物品统统搬到了老牛拉着的木板车上。
接着,大家安排老汉的老伴儿稳稳当当地坐到牛车之上,而苏玄宁则与沈逸飞选择徒步前行。
那位善良朴实的卖牛老汉实在不忍心看到自家的老牛过于劳累,所以他并没有像其他人那样坐上车享受片刻清闲,而是紧紧握着缰绳,牵着老牛一步步紧跟在沈逸飞和苏玄宁身后,一同踏上了回家的路途。
一路上,苏玄宁和卖牛老汉以及他的老伴儿边走边聊,渐渐了解到这头老黄牛对于他们家来说意义非凡。原来,这头牛一直都是卖牛老汉一家耕田、拉车不可或缺的得力帮手。
老汉膝下育有两子。大儿子几年前被朝廷征兵征走,赶赴战场杀敌报国。自从庆帝登基之后不久,护国大将军突然传来噩耗离世,周边那些弹丸小国便趁机屡屡侵犯边境。
面对这种紧张局势,庆帝当机立断下达命令,要求每户人家都必须派出一名成年壮丁加入军队,以充实军力,抵御外敌入侵。就这样,老汉的大儿子义无反顾地踏上了征程。
而大儿媳则带着年幼的大孙子留在家中,默默等待丈夫归来。由于孙子年纪尚小,家里的生活担子一下子变得沉重起来。
至于二儿子,他是一个文弱书生,整日只知埋头苦读,手无缚鸡之力,根本无法承担繁重的体力劳动。
因此,全家的劳作重任几乎全都压在了老汉一人肩上。以往还好,有老黄牛陪伴左右,帮着老汉分担不少压力,让干活也变得相对轻松一些。
然而如今,这头老牛年事已高,身体日渐衰弱,已经难以胜任重活儿。即便老汉心中对它充满了深厚的感情,但现实摆在眼前,如果继续将其养在家里,不仅毫无用处,反而会成为一种负担。
毕竟,老汉还要养活一大家子人呢!无奈之下,纵使心中有万般不舍,他最终还是决定忍痛割爱,将这
第35章 卖牛老汉家事[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