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坐在上位的胡亥,面色凝重的看着下方,一进咸阳宫,便庄重悲戚的朝自己顶礼膜拜的扶苏。
他头系用白布叠成四指宽的孝带,身着粗糙的白色布衣。此时正当着百官前,对着新秦王五体投地。
“扶苏,起来吧。”胡亥缓缓开口。
“陛下,请让臣为先皇,守陵三岁。”扶苏声音颤抖的说,抬头望向隔着珠帘的胡亥,不过片刻,便无比郑重的对胡亥行三跪九叩。
未戴珠冕的胡亥,隔着两层错落的珠帘,盯着扶苏。
胡亥发现,扶苏每次起身,再叩首时,低垂的眼眸,微微泛红。并在其行大礼时,扶苏身体不住地微微颤抖。
待到扶苏行完大礼,胡亥开口,“扶苏,朕下诏曰,汝何以至此。”胡亥在诏令中让胡亥一个月内到咸阳即可,不必快马加鞭,仓皇至此。
始皇的梓宫还未安置于皇陵,暂时还安置在用冰建制而成灵堂中。为的就是让扶苏能够亲自参与始皇葬礼,为自己的父亲送行,举行安葬仪式。
在春秋开始,帝王的遗体就有长期放置于宫中的意识。少则停放几天,多则几年。一是为了避免逝者假死。二是为了让逝者的灵魂能够回来探望。最后一点就是,将逝去的君王,长期安置在宫中是对其一种尊敬。
此时始皇已驾崩接近一个月,自沙丘运往咸阳,消耗了十余天,而在始皇梓宫安置于宫内,也有了半个月。却也并不会让秦朝的官员们感到不妥。
可是,仅仅在诏令下达的半个月后,胡亥便听到闻扶苏已至咸阳五百里外。
“陛下,先皇驾崩之时,臣身为人子,未曾侍其旁侧。当臣接到陛下旨令时,臣万分羞愧,先皇瞑目前曾因臣,失望悲戚。臣每当想至此,便悔恨交加。于是快马加鞭,连夜赶至咸阳,希望先皇尽早,入土为安。让先皇之灵,得以安宁。”扶苏说完一段话,观察胡亥的反应,看不清他的神色,但胡亥并未开口。
于是扶苏,顿了一顿,望了胡亥一眼,小心的说,“先皇梓宫安入皇陵,陛下才可举行登基大典,稳定天下民心。”
第15章 扶苏归来[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