肤施县
“咻!”一名匈奴骑在疾驰的马儿上拉开硬弓,瞄准一个牧民服饰的秦军斥候,射出一箭。
该斥候见状,猛地侧身,箭簇匆匆擦着其脸颊而去,划过一丝血痕。
他是一名率领百人大军的秦军都伯。此次,他带领了三十名秦军斥候。
斥候分成了小队和大队,小队的灵活性更强,例如刚刚在阳周县的七人队伍。但若是遇到大批敌人,却难以逃生。
而大队则可留下人马迂回断后,让残部分头赶回边关,八百里加急,汇报敌情。
这三十名斥候都是身经百战的优秀秦兵,有着丰富的同匈奴战斗的经验。只可惜为了不打草惊蛇,他们没有携带他们最擅长的武器,长枪。
长枪的优势在于其弹性大,灵活性强,且其坚实的杆部,难以斩断。通常长度在两米以上,攻击范围大。
是秦汉时期,战场上最厉害的武器。在西汉时期,戈作为古老的兵器,已逐渐退出历史的舞台。其地位由长枪代替。
这时,三十名秦军斥候遇上了四十名匈奴骑兵。彼此相遇后,双方经过短暂的交锋。
都伯不再恋战,而是让自己自己与五六名斥候断后,与匈奴迂回纠缠,让剩下的斥候分头行动,往长城任意一个边关方向奔驰。
“妈的。”都伯暗骂一声,若不是他反应快,锋利的箭矢怕是会从后脑插穿。
于是他拿出弓弩,在奔驰的马儿身上,身形上下起伏地瞄准望山,朝那名匈奴射出一箭。
“噗!”因为距离近,且弓弩威力比硬弓更大,这支菱形铁制箭簇穿破这名匈奴的皮甲,穿透了他的胸腔,穿出的箭簇隐隐将其背后的皮甲鼓起。
瞬间剧烈的疼痛,让他瞪大了眼睛,随即从马上摔倒在地。
“不好,他有弓弩,先杀他!”右大都尉见此朝身边的匈奴低吼道。
匈奴勇士闻言,鞭笞马儿,朝都伯举起长刀驰行而去。而其他的匈奴则在后面略微放缓速度,拉开硬弓,从箭囊里抽出锋利的箭矢,放在弦上,拉满弓弦,朝都伯射去。
都伯见此,举起手中的草编圆盾,挡着十几支朝自己射来的箭矢。草编圆盾轻便,但防御性不高,在匈奴的满弓下,有几支箭簇甚至穿透了草编的圆盾。
而有六名匈奴则将目标转移自己的身上,朝自己举起大刀疾驰而来。其他十几名匈奴则依旧去追赶其他的秦军斥候。
回头望了一眼部下,他们正疯狂地鞭笞座下的战马,往各个长城边关方向疾驰,并不时地变换行动轨迹,让匈奴的准率下降。
于是他单手按着马儿的脖颈,飞身回跃,背对着长城边关,骑在马儿身上,身形上下起伏,正面与匈奴周旋。
他不断地从身后的箭囊中抽出箭矢,朝自己疾驰而来的匈奴射箭。
“噗!”一个反应不及的匈奴被箭簇从面部穿透,直接整个人往后倒,被
第115章 秦军斥候[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