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经过几日的回程,胡亥坐在赵高驱使的六驾马车里,终于抵达了咸阳宫。
      经过风尘仆仆的几日,胡亥首先在望夷宫沐浴一番,更衣完后,他便邀请博士张良前往甘泉宫一叙。
      如今已是四月中旬。
      春天的风,养出了枝头的嫩芽,拂绿了柳条。微风在甘池里荡漾,拨动着赏春者的心。
      胡亥坐在甘泉亭下,沏着蜀道贡来的峨眉竹叶青。
      茶水晶莹剔透,像流动的琉璃,芳香馥郁,如新长的麦苗。
      用墨冠束发的张良身着白色深衣,腰系皮带,扣着玉钩。右手戴着玉扳指,放于腹前,迈出脚步,翩翩地从甘泉池上的连心桥,往湖中央的兰池亭走去。
      “卿,你来了。”
      看到张良迈入甘泉亭,胡亥缓缓抬眸,手举茶壶,倾倒着茶水,对其说道。
      “不知陛下唤臣前来所为何事?”张良微微躬身,抬头看向胡亥诚恳道。
      “卿先请入座,如今我大秦政局已定,有许多需要改革的地方,还想听听卿的想法。”胡亥微微一笑,垂眸为张良倒茶。
      张良闻言,捋了捋衣袍,便坐在了胡亥的对面。
      看着面前的绿茶,将其端至嘴边,品茗了起来。
      浅浅地吃了一小口,张良缓缓将茶杯放到面前的石桌上。
      望着胡亥开口道,“臣心中早有想法,如今趁此良机,向陛下讲述一番。”
      “卿请言之,不必拘谨。”胡亥温和的看向张良说道。
      “诺。臣以为,大秦是建立在沙漠上的军国主义。军国主义,又称黩武主义,指的是一种尚武精神。
      它将穷兵黩武和侵略扩张作为立国之本,也将整个大秦完全置于军事控制之下。
      使政治、经济、文教等各个方面均服务于扩军备战及对外战争的思想和政治制度。
      军国主义充满残酷性和反动性,会给百姓带来巨大灾难。
      它的基本理论包括对和平的否认,坚持战争是不可避免的,甚至认为战争本身是美好和令人向往的。
      军国主义的行为体现为某个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军事化,以及对外奉行侵略扩张的政策。
      在军国主义国家,战争成为国家的主要目的。
      国家的生存和发展主要依靠对外掠夺和扩张。
      而我大秦则是信奉军国主义的国家。”
      听着张良的话,胡亥肯定地看着他点了点头。
      张良见此,继续说道,“七国诸侯,唯有秦国在黄河与南山以西,文明程度较六国要低得多,一直被称为秦夷。
      长久以来,都是儒者不入秦,孔子当年离开鲁国,周游列国14年,到了秦国边境上,无意西行,直接折返。
      孔子极重华夷之分,在他的眼里,秦国就是蛮夷之地。”
      “一百多年过去,一直到二十一岁的秦孝公即位,仍是如此,秦僻在雍州,不与中国诸侯之会盟,夷翟遇之。
      秦国偏远落后,中原各国依然不理会秦国,将其放在眼中。
      即便是被称为“南蛮”的楚国,也视秦国为夷狄。
      秦国的这种文化落后,与变法成功有关。
      秦孝公受够了被瞧不起的憋屈,于是便实施商鞅变法,将秦国打造成军国主义政权,用武力去赢取尊重。
      对内,疯狂汲取民力。
      秦国对臣民的控制最严密,制定的法律最严苛,吸收资源的能力最强。
      为了控制民众,秦国在全国首次推行连坐制度和告密制度。
      一人犯法,家人邻居也要去坐大牢。
      鼓励告密,不独邻里之间,同床共枕的夫妻也负有互相告密义务,知而不报,也是犯法。秦国就成为一个有悖人伦的特务国家。”
      “卿,所言甚是。”胡亥肯定地看着张良点了点头,并示意其继续讲下去。
      “还开创性地实行愚民政策,因有人言,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民愚则易治也、民弱国强,国强民弱。故有道之国务在弱民。
      去秦国考察过的荀子就说,秦国由孝公到昭王四世,君臣唯知以力兼人,受害的首先是秦国士民,普遍畏惧

第27章 张良劝谏[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