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四十一章 登闻鼓响[1/2页]

大明第一纨绔 冷炼笙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半月之后。
      皇宫。
      养心殿。
      此时距离胡非与兵部协定进购军粮一事已经时隔一月,首批长盛锅已经产出,京师小面也已正式投产。
      于是,兵部尚书唐铎入宫觐见,向朱元璋禀报。
      “陛下,微臣已经将首批物资全部清点完毕,不日即可发往边关,京师小面也已投产,后续将陆续发往边关各军。”
      唐铎恭敬的站在大殿中央,面带微笑,躬身禀报道。
      “嗯,不错,想不到进展的居然如此顺利,看来朕之前的担忧全都是多虑了。”
      朱元璋看着手中的奏报,满意的点着头说道,脸上满是欣慰之意。
      “陛下尽可放心,距离年关还有接近两月,时间来得及,而且胡公子已经向微臣保证,用不了一月,京师小面也将全部发往边关。”
      “此次兵部与胡公子进购事宜,胡公子事必躬亲,十分上心,比预计的交货期限足足提前了半数,可谓尽心尽力。”
      唐铎笑着答道。
      “嗯,不错,他这次差事办的不错,朕的确没有想到,看来在此等大事上,他还是分得清轻重的。”
      朱元璋听了唐铎的话,放下了奏报,不由得称赞道。
      “陛下,可是微臣听说,前些日子御史台有人觐见陛下,弹劾兵部从洪宾楼进购长盛锅与京师小面,全都是胡相在暗中指使?”
      唐铎迟疑了一下,缓缓地问道。
      “确有此事。”
      朱元璋皱了皱眉,点着头说道。
      “陛下,微臣可以作证,进购军粮一事,是微臣主动找的胡公子,与胡相并无干系,御史台所言,实是无中生有的事,微臣对陛下、对朝廷忠心不二,绝不会从中中饱私囊,还请陛下明察。”
      唐铎拱着手,一脸认真的说道。
      “朕明白,唐卿不必解释,更不必介怀,此次进购事宜你办的不错,等一切进展完成之后,朕必有重赏。”
      朱元璋点了点头,笑着说道。
      “多谢陛下!”
      唐铎一听,急忙躬身谢礼。
      朱元璋笑了笑,看向唐铎的目光之中满是欣慰。
      虽然嘴上如此说,但其实他早已派检校在暗中调查过,知道唐铎与胡非之间的买卖没有任何猫腻。
      “咚咚”
      正在君臣二人之间闲聊寒暄之际,突然一阵鼓声隐隐约约的传进了大殿之中。
      “嗯?什么动静?”
      朱元璋露出了疑惑,张望着问道。
      “陛下,好像是从皇宫外城传来的响动。”
      庞玉海站在一侧,仔细听了一下,缓缓答道。
      “好像是长安门的方向”
      “登闻鼓!?”
      唐铎也转过了身,侧耳倾听着不停传来的响动,微微皱着眉头,紧接着突然惊讶的喊道。
      听到唐铎的话,朱元璋的脸色突变。
      “陛下”
      庞玉海面露惊恐,有些慌乱的看向了朱元璋。
      “派人去看看,何人鸣冤击鼓!?命登闻检院详查!”
      朱元璋面色凝重,沉声说道。
      “是。”
      庞玉海急忙答应了一声,快步向外走去。
      登闻鼓,还有一个名字,称为鸣冤鼓,形成于汉朝,朱元璋称帝建立大明之后,效仿宋朝,在皇宫外城长安门处设了此鼓,为的就是让那些蒙冤之人击鼓告御状。
      洪宾楼。
      后院。
      胡非的房间。
      “此行一路辛苦了,一切都进展顺利吧?”
      胡非看着半月不见,一路风尘仆仆刚从苏州府返回的穆平,缓缓的说道。
      “少爷言重了,属下历经半月,终于查清了御史大夫陈宁在苏州府之时的所有罪证,幸不辱命。”
      穆平拱了拱手,沉声说道。
      紧接着,穆平伸手入怀,取出了一封手书,交到了胡非的手中。
      “好,这一功本少爷记下了,以后绝不会亏待你。”
     &nbs

第四十一章 登闻鼓响[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