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九十二章 第三个理由[1/2页]

大明第一纨绔 冷炼笙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皇宫。
      养心殿。
      “陛下?”
      胡惟庸看着自从自己说完之后便开始沉默的朱元璋,缓缓说了一句。
      “噢,不错,朕也没有想到胡相之子居然如此深藏不漏,竟然是个文武双全的奇才,我大明年轻一代如果都像胡相之子一样,岂不是我大明之幸?”
      朱元璋回过神来,捋着胡须笑了笑,意味深长的说道。
      “陛下过誉了,与太子和诸位皇子相比,犬子不值一提。”
      胡惟庸笑着躬身说道。
      可是心里却在嘀咕,自己的儿子这么优秀,连他自己都觉得意外,更别说别人了。
      “不过他的性子的确需要磨炼一番,否则若想如今这般如此无视规矩,早晚可能误入歧途而不自知。”
      朱元璋紧接着若有所思的说道。
      “陛下说的是,所以臣希望让他进入大都府好好磨练一番,教教他规矩,也让他以后能为朝廷效力。”
      胡惟庸点头称是。
      “不过大都督府比较特殊,朕得先看看那里有什么职位适合他,此事就先暂缓吧,胡相不要着急,一旦有了合适的位置,朕会向大都督府打招呼的。”
      朱元璋迟疑着,缓缓地说道。
      “不急不急,就听陛下的。”
      胡惟庸笑着点了点头,拱着手说道。
      但其实心里已经跟明镜似的,他已经料想到会是这样的结果。
      “那胡相还有其他事奏报吗?”
      朱元璋笑着问道。
      “回陛下,没有了,既然如此,那臣便告退了,有劳陛下。”
      胡惟庸摇了摇头,拱手行礼。
      “好,好。”
      朱元璋笑着点了点头,没有任何挽留的意思。
      胡惟庸不再说什么,行礼之后便离开了养心殿。
      待胡惟庸离开之后,朱元璋的脸色明显变得凝重了起来。
      “庞玉海,你可看出胡相刚才所求有何用意?”
      朱元璋扭头看向了站在一旁的庞玉海,淡淡的问道。
      “奴才不敢擅自揣测丞相之意。”
      庞玉海缩了缩脖子,急忙答道。
      “哼,你就是喜欢揣着明白装糊涂,算了算了,问你也是白问。”
      朱元璋撇了撇嘴,摆了摆手说道。
      接着拿出了藏在坐塌角落中的翰林日报,可是却再也没有心思继续看下去,心中所想皆是刚才胡相所提之事。
      胡府。
      玲珑苑。
      正厅之中,胡非懒散的坐在椅子上,一手端茶,一手摇着折扇。
      正在这时,管家秦海快步从前院走来,一路来到了正厅之中。
      “回来了?”
      胡非撇了撇嘴角,淡淡的问道。
      “回禀少爷,老爷刚刚回府,此时应该已经去了书房。”
      秦海拱手行了一礼,恭敬的答道。
      “脸色如何?”
      胡非笑着问道。
      “不太好,像是有心事。”
      秦海回想了一下,低声答道。
      “知道了。”
      胡非笑着点了点头,没有再追问什么。
      一切都在他的意料之中。
      所以他一早就已经叮嘱过秦海,等胡惟庸一回到府中就来禀报于他。
      “少爷,到底出了什么事啊?”
      秦海迟疑着,看着胡非忍不住问道。
      胡惟庸的愁眉不展,看在秦海的眼中,也不由得有些担忧。
      “不该你问的别问,没什么大事,本少爷自会解决。”
      胡非淡淡的说了一句,放下了茶杯,起身向前院走去。
      秦海点了点头,不敢再问,恭敬的跟在了后面。
      前院书房。
      胡惟庸正眉头紧皱的坐在书房中,回想着刚才在宫中的言行,反思自己有没有做的不当之处。
      正在这时,脚步声传来,胡非缓缓迈步走了

第九十二章 第三个理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