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四百零六章 结案[1/2页]

大明第一纨绔 冷炼笙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东宫。
      大殿之中。
      肖琦快步走入,恭敬地行了一礼。
      “启禀太子殿下,九安侯到了,正在殿外求见。”
      肖琦拱着手,缓缓说道。
      “快让他进来!”
      朱标一听,眼前一亮,急忙说道。
      肖琦答应了一声,快步退下。
      很快,胡非便缓缓走进了大殿之中,隔着老远就看到他面色凝重。
      “参见皇兄!”
      胡非走到近前,恭敬地行了一礼。
      “免礼免礼!”
      “听说你不久之间带人围了审刑司,是不是吴庸查到了什么?!”
      朱标摆了摆手,看着面色凝重的胡非,迫不及待的问道。
      “皇兄所料不差,吴庸确实查到了不少东西,郭恒一案,背后所牵扯的各地官员诸多,牵涉的赃银赃粮,更是令人惊惧!”
      胡非点了点头,面色凝重的说道。
      “除了太平府、镇江府、北平城的承宣布政使司,以及礼部、刑部尚书之外,还有人?!”
      朱标听了胡非的话,脸色大变,惊讶的问道。
      “没错,除了他们,此案涉及全国六个州府的布政司,除了太平府、镇江府、北平城之外,还有浙西等三地地!”
      “另外,还有兵部侍郎王志、户部侍郎麦志德,六部之中全都有人参与其中,无一例外!”
      “按照口供综合计算,所贪赃银几乎已达千万!精粮两千四百万石!”
      胡非点了点头,痛心疾首的说道。
      “什么?!”
      “他们好大的胆子!?岂有此理!”
      朱标听完,脸色骤变,忍不住怒喝道。
      他没有想到,郭恒一案居然牵扯如此之广,涉及官员以及赃银赃粮简直匪夷所思。
      “这就是我当初为什么要制止吴庸追查下去的原因,虽然当时我未曾想过此事居然如此严重,可也预料到不会那么简单。”
      “不过皇兄可以放心,我已经说服吴庸,停止调查此案,并且自礼部尚书和刑部尚书二人这里了结,不再牵扯出剩下的人。”
      “如果一旦事情全部调查清楚,将所有官员牵扯出来,必定令朝野动荡,甚至可能引发全国骚动!如果父皇执意要将赃银与赃粮追缴而归,势必会引得民怨沸腾。”
      “所以我便自作主张,告诉吴庸这是皇兄的意思,希望皇兄恕罪!”
      胡非拱了拱手,一脸认真的看着朱标说道,言语之间满是担忧之情。
      “你做的对!”
      “不能再查下去了,否则后果可能比你预想的还要严重!”
      朱标茫然的点了点头,缓缓说道。
      他万万没有想到,郭恒一案的背后,居然牵扯了这么多不可控的东西,查明真相固然重要,但是维护朝廷不受动荡更加重要!
      “多谢皇兄理解,至于吴庸不会向父皇禀明的那些犯案之人,就交给皇兄慢慢清除吧,我整理了一份名单,里面记录了牵扯此案的每一个人。”
      胡非拱了拱手,一边说着,一边从怀中掏出了一份名单,交给了朱标。
      “辛苦了,幸亏有你!”
      朱标缓缓接过,满意的看着胡非,语重心长的说道。
      “为父皇分忧,为朝廷效力,没有辛苦,一切都是职责所在!”
      胡非摇了摇头,认真的说道。
      “好,很好!”
      朱标看着胡非,满意的点着头说道。
      “皇兄,别忘了我之前跟你提过的那件事,既然此案已经就要盖棺定论,郭家老小的性命,还望皇兄尽力保全。”
      胡非迟疑了一下,缓缓说道。
      “放心吧,本宫自会到父皇那里为他们求情,但是至于是什么结果,本宫不能保证。”
      朱标点了点头,迟疑着说道。
      “明白。”
      胡非点了点头,缓缓答道。
      事已至此,郭家人也只能听天由命了。
      二人又寒暄了几句之后,胡非便声称有事,告别了朱标,离开了东宫。
      朱标看着手中的名单,眉头紧锁,心中的惊异久久不能平复。
      ...
    &

第四百零六章 结案[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