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85章 出征北伐之徐荣[1/2页]

三国超级大军阀 皇辰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推荐真少,本人每天更新最少一章,不能像以前在那样一天爆发很多章了,唉,没票!收藏本书的那些大大就不能给点票吗?世纪每天的票都那么多!
      ~~~~吼~~~吼~~~吼~~~俺~是~淫~荡~滴~分~隔~线~~~~~~
      大锋面、快速、持续进攻,这些就是徐荣给右路军既定的进攻方针政策。
      丁零即敕勒,中国古代民族,属于原始游牧部落,又称高车、狄历、铁勒、丁零(丁灵)。敕勒人最早生活在贝加尔湖附近。南迁入中原的敕勒被称为丁零。鲜卑人因北方的敕勒人使用车轮高大的车子,称之为高车。汉朝击溃北匈奴之后,敕勒的地域开始南移,与中原的汉人交往。
      著名的《敕勒歌》,是北齐时敕勒人的鲜卑语的牧歌,后被翻译成汉语。敕勒人在北魏时期大量参加鲜卑人、汉人的战争,其中大部和丁零人一起逐渐融入汉族。敕勒中北方的一部后来成为回纥,现代维吾尔族的祖先。
      丁零人此时还是比较弱小(其实一直就很弱小,只有在汉族衰败的时候才显得比较强大一点),稍大一些的部落都极少,这让他们如何抵挡徐荣率领的右路军庞大的骑兵部队呢?
      战斗都是毫无悬念地结束,骑兵们来得很快,去得也很快,仿佛一阵风吹过,只不过这阵风是腥风,或者罡风罢了。八个军成两个梯队轮流进攻,极大地加快了骑兵的进攻速度,也极大地减缓了丁零人的反应速度,往往是一些负责侦查的丁零人刚跑到部落大寨前,骑兵就已经开始了冲锋。
      大军过后,基本就什么都不会留下,也许仍旧能够在这片天地飘荡的,就只是几缕孤魂而已。
      英俊潇洒与年仅二十七岁的徐荣无缘,风流倜傥也与显得严肃的徐荣绝缘,但是,英伟不凡绝对可以形容此时的徐荣。八万人的骑兵,在他的带领下快速、有序地挺进,他和他的部队,用最小的伤亡,能够获取最大的收益,颇有一代名将风范,也证明李天等人有识人之明。
      “徐将军,我军前方不远处就将到达巴格达林,估计此时中路军应该已经把贝加尔湖的丁零主力消灭,如此算来,我军也只有在巴格达林才能见到多一些的丁零人,据情报显示,巴格达林的丁零人有将近四万人,带甲之士大概有万余人。”投靠李天,被授予大校军衔的李典汇报到。(于禁是一个很怕死的人,所以他就不会到战场了,还是把他的才能都用在为李天练兵、当黄埔军校教官上吧!)
      “哎,都没捞着什么大菜,没办法了,只有把这些人解决,先向东再向北才能找到大肉了,找不到大肉你我可都没有晋升的机会啊!呵呵。”历史上一点都不苟言笑的徐荣在李天等人的影响下还是会开玩笑的,整个人有时也显得比较开朗。
      “是,将军!”
      “好了,马上就要作战了,不知道这些丁零人是否知道我们在进攻他们,不过很有可能他们都知道了,没理由这些人到现在还不知道,侦察兵,继续侦查。”
      不多时
      “将军,那些丁零人好像想逃跑的样子,可能是我们进攻太快,他们还没来得及撤走,现在他们好像也发现我们要进攻他们了,已经在前方的草原上列阵。”
      “很好,这样最好,很久没打过大仗了,每次都不过瘾,这次,嘿嘿,就让我们好好玩一下吧!希望他们能禁得起。”徐荣是比较兴奋的,从开始到现在,一直都是一些小仗,根本就轮不到他出手,他的手也早就痒了。
      “命令:其他各军就地休息,注意警戒,八旗第六军随我出阵迎敌,关羽将军率领蒙州军区第四军、魏延将军率蒙州军区第五军从敌军两翼包围敌军,不能让他们跑了!”
      “是!”关羽和魏延应声答道。
      一万八旗骑兵军vs一万丁零骑兵
      对阵双方人数相同,可是,很明显的,丁零人装备极差,所有的士兵虽然士气高昂,都想要保护自己身后的亲人、朋友,可是,不管怎么看,八旗军和徐荣都是在用看猎物般的眼神看着他们,放佛这些不是凶神恶煞的敌军士兵,而是一些待宰的羔羊。同时,八旗军阵形中士兵之间空隙显然比丁零人大很多,纵深也长很多,仔细看还能发现前后两个士兵正好是错开的。
      两军主帅一声令下,两军开始同时冲锋。
      两百步
      “标枪投掷、轮射。”
      标枪在八旗军士兵强大的力量和马匹冲锋强大的惯性

第85章 出征北伐之徐荣[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