愁人哉,烦人也,无可奈何兵不够,流水落花谁帮俺?袁绍不动,韩馥就要倒霉,袁术没办法,韩馥就要挨打,可怜的韩馥……
处于怨天尤人状态的韩馥如今真是欲哭无泪,还以为袁氏两兄弟最起码能和诸侯联军打个平手,哪儿想到他们这么快就被双双打败啊?以后的战事,难说!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群太监上青楼……
打打停停,停停打打,想通问题关键的袁绍也早已开始进军攻打刘岱,至于袁术,早已打出了真火,不可能再停下了,此人也知道自己一旦失败,将很难存得性命,不要幻想自己还能请人保住性命,先不说有没有钱,就说那位肯不肯都是一个很大的问题,自己惹出这么多事,那位恐怕巴不得自己早些挂掉吧!整个中原战场上就连一直躲着纪灵的孔由也开始尝试着进攻下蔡……
各大战场上大战不断,小战不算,如此这般便产生了大量的消耗,人员、武器装备,就连领兵将领也大量阵亡,这也迫使各诸侯必须不停的增援,以至于增援士兵最后全是由壮丁组成。反正大家都一样,不用担心对方用正规军对付自己的农民军,这也就无所谓农民军有没有用了,如今的诸侯是憋着劲儿向前线增援,似乎只要能够打败对方自己就能获得重生一般,不过即便是这样,也没有一个诸侯能占据决定性胜利,可能最先倒霉的会是刘岱,谁叫此人在和袁绍对抗的地方没有多少兵力,更没有几个将领来着,更何况他的对手似乎是审配等人,不死就没天理了!
诸侯的相互征伐似乎跟李天和民国的关系都不大,按照李天的话来说:他们随意就好,谁能把谁灭了也不是完全不可以,只要把债务全部承继过去就好。
至于民国百姓,对此事知道的人还是不多的,百姓通常也是最无知和狭隘的,只要他们自己的生活能过得很好,周围的人也过得不错,谁管其他人死活啊?最多也就茶余饭后的谈点而已。
不过如今整个民国所有的注意力都已经聚集在即将颁发的金龙奖,每一个人都想知道金龙奖将花落谁家,也都想知道他们获奖的来由。
199年六月,刚步入夏日的腾龙城恍若被柔和的阳光清洗过一般,带给人阵阵舒爽与温宁,人声鼎沸的大街上,小巷中,餐馆里,几乎所有人都在谈论着这样一场盛会。
金龙奖颁奖盛会与中华民国天下第一武道大会并称为民国两大盛会。
已举办过四次的天下第一武道大会每年吸引的观众与参赛选手都极多,谁都想通过参加武道大会获得那些丰厚的奖金,也都想获得直接晋升军官的机会,毕竟要通过战功晋升还是有些难度,除非表现得很出色。除第一次武道大会以外,以后的三届大会都没有允许军方人士参与,如此便极大鼓励了民国甚至是大汉参与大会之人的信心,要不然到时候名次被军方包揽就没意思了。
武道大会为民国军队提供了大量可造之材,所有得以获得军衔的参与者都会在会后被送往黄埔军校,四肢和头脑发达的就将被培养成为将才或者帅才,四肢发达头脑简单之人就只有像典韦何许出一样冲当护卫或者其他角色,当然,想要成为护卫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毕竟他们需要保护的都是整个民国跺跺脚世界都要震三震的人。
武道大会尚且如此,声势更为庞大的金龙盛会将给民国带来的影响便可想而知,恐怕到时候整个国家都将面临新的变革。
腾龙城
五千人乘坐的双马马车形成的庞大车队缓缓从腾龙城市民区的主干道上前往腾龙大会堂,这两千人中,有腾龙大学教授、讲师,学者、研究员,有其他几所大学教师(大学老师各级分为教师、讲师、副教授、教授),也有社会各界学者,民国官员,甚至有不少工厂工人以及市井小民,他们都是被邀请参加颁奖大会之人,他们此刻也接受着主干道两边欢呼的百姓的敬意。
高达十米的腾龙大会堂从腾龙城建城之日起就开始建设,历经十余年的改建、扩建,如今的腾龙大会堂早已成为了整个国家的又一象征。高高立起的直径达一米竖立在大会堂四周用于支撑会堂的数十根水泥石柱令人油然而升一种自豪,一种骄傲,它那雄浑的气势令所有人精神为之一振,它带给人那神圣的感觉也令人心头为之一热。
第118章 金龙授奖之民族守望者[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