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一首《黄种人》结束,宋义退至后台休息。
      接过黎珊珊递来的手机,这才发现手机里,全都是亲朋好友发来的新春祝福和夸奖。
      有人发短信,有人发微信,也有人直接打电话。
      但凡是认识的人,不管是熟悉的,还是不熟悉的,几乎是一个不落,全都发来了问候。
      显然这些人都在看龙台的春晚,看到宋义上台唱的《黄种人》,心中莫名的激动和骄傲。
      一些平常不联系的人,也不知是出于什么心理,竟然直接给宋义发来了大红包。
      对于红包,宋义自然是一个没领。
      但对于那些真诚的问候,宋义挑了一些相熟的人,一一回复了消息。
      还有一些长辈的电话,宋义也拨打了回去。
      网络通讯降低了人们沟通的难度,使得远距离的人,也能够通过网络联系在一起。
      但同时,也让问候变得廉价。
      在车马很慢的时代,欲解相思,只能通过书信,或是亲身奔赴千里,才能见到久违的亲人与好友。
      所以那样的关切,才显得弥足珍贵。
      而现在。
      许多人动一动手指,复制、粘贴、群发,仅仅只花去一两分钟的时间,就能给威信里数百位“好友”,同时发去所谓的祝福与问候。
      心中感慨,宋义收起手机,将注意力转移到电视墙上的节目直播。
      小品、相声、歌曲、民乐、舞狮、戏曲、汉服秀......
      虽然节目限制依旧很多,但细心的观众都发现,今年节目中的传统文化元素越来越多。
      主持人在介绍这类节目的时候,用词也更加大胆和自信,观众的接受度也更高。
      因为宋义和其他同行者的努力,这些文化得到了进一步宣传普及,也经受住了海内外市场的考验。
      文化自信不再是一句空荡的口号,而是扎根在每个人的心里。
      一切,都在朝好的方向发展。
      距离新春凌晨,还有四十分钟。
      宋义牵着一位12岁的可爱女孩,一起走上舞台。
      小女孩是一位童星,名叫江妙雨,也是节目组给宋义挑选的《说唱脸谱》的搭档。
      江妙雨虽然只有12岁,但歌唱功底很好,还曾经拿过全国少儿歌唱比赛的冠军,再加上经过多次排练,宋义并不担心江妙雨的演出状态。
      音乐响起。
      数十位装扮各异的戏曲人,也迅速登场,各显神通。
      “那一天爷爷领我去把京戏看,看见那舞台上面好多大花脸”
      “红白黄绿蓝咧嘴又瞪眼,一边唱一边喊哇呀呀呀,好像炸雷嘁哧咔喳震响在耳边......”
      江妙雨清脆的声音响起。
      虽然是一首从未听过的新歌。
      但因为宋义的出场,还是让所有观众都开始仔细聆听。
      小女孩清澈的眼神和可爱的长相,更是赢得了众人的好感。
      伴随着歌词的变化,舞台上的数十位戏曲人,也做着不同的动作和表情。
      似是在重现小女孩歌声中的场景。
      “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
      “黄脸的典韦白脸的曹操,黑脸的张飞叫喳喳......”
      宋义右手轻抬,醇厚的京剧唱段响起。
      在他身后,各种各样的戏曲人物,也争相回应他的唱词。
      他们时而威武,时而狰狞,时而忠义......
      所有电视观众为之一振!
      他们不仅惊诧于能在春晚的舞台上,听到一首全新的歌曲。
      更惊诧于。
      宋义居然是借着流行音乐的外壳,让他们感受到了龙国戏曲之美!
     

第484章 除夕[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