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四十章 反思[1/2页]

奇怪选择系统 游走危险边缘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相比起那些初高中生,甚至比起高三高考生,明明只是多出来一个暑假而已。
  变成大学生后,所有人就都像是突然长大成人,变得更加成熟,圆滑。
  渐渐褪去原本浑身的青涩,以完全不同的精神面貌,迎接人生中最重要的阶段。
  到目前为止,不管是李玉琳的暧昧,还是五个舍友的友好,都让赵云明觉得颇为满意。
  他虽然性格中隐藏孤僻,但也并不是说,非要故意把自己弄得鼻孔朝天,和所有人都彼此敌视。
  那并不是孤僻,而是作死行为。
  人生在世,本来就是整体社会的一小份子,谁也无法天然独立在群体之外。
  纵然是隐居世外,也需要和外界沟通,获取生活必需品,才能够继续生活下去。
  陶渊明在《桃花源记》里,讲述了一个“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世外桃源。
  然而如果这个世外桃源,一直都不和外界交流,没有盐和铁的不断输入。
  只怕等到迁入时,随身携带的盐用完以后,就会开始缓缓地走向毁灭。
  总不能说,在桃源里,不仅有盐池,还有铁矿,而且还有懂得提取盐和懂得冶铁的工艺人吧?
  所以桃花源,不过是一个魏晋士大夫,不顾社会规律,强行幻想的乌有国度。
  新一天烈日下的操场上面,新生们挥汗如雨,一丝不苟听从教官的指挥。
  挥舞着双手和双脚,不断调整姿势,做出一点点变得更加规范的动作。
  赵云明一心两用,心里想着昨天那一份莫名感动,手脚依然能够轻易做到。
  在所有新生里面最为规范的动作,让那位满脸严肃的教官,都忍不住频频注目。
  暗想这个新生简直就是,最为合格的新兵种子,真想把他介绍给自己所在的部队。
  只是一个新兵能否成功入伍,还有其他许多方面的要求,并不是简单的三言两语就能决定。
  他也只是临时选拔的教官,并不清楚赵云明家庭情况,不能替赵云明一言而定。
  况且大学生入伍,虽然有诸多优惠条件,但也不是每个大学生,都承受得住部队里的艰辛。
  比起大学新生只有半个月的军训,部队里的训练项目和强度,才叫做不可同日而语。
  大大小小总共几十个科目的训练项目,只是报一报名字,在场的十个新生里头,可能就会晕倒九个。
  教官虽然替赵云明觉得惋惜,但不妨碍他的眼眸里,时而掠过赞赏目光。
  赵云明不知道教官的想法,也不知道教官在感慨,他不去参军入伍实在太可惜了。
  他一边手脚轻快,做出最规范,最标准的动作,一边在脑海里,开始思索昨天,和李玉琳一起对峙李典霖时,态度是不是显得太过于强硬?
  不管怎么说,李典霖也是李玉琳的二哥,如果他和李玉琳最后真能够成就好事。
  估计是怎么都避不开,这一位李典霖。
  除非他和李玉琳在以后,从都不和李典霖来往,但那是绝对不可能的事情。
  李玉琳和李典霖是兄妹关系,亲密程度远非普通人可比,除非是反目成仇,否则总有相见时候。
  东瓯人又十分注重,过年过节的礼仪,特别是老一辈,更是注重传统。
  李家作为一个大家族,肯定保持着许多传统的规定

第四十章 反思[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