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是说,这群新生球员们,没有独立思维能力,过于相信赵云明的说辞。
实在是因为,赵云明说的每一个字,都是那么在情在理,没有半点破绽。
确实如赵云明所说,如果朱标林教练老师,不是对他们这些新生球员不尊重。
看不起他们新生球员们,怎么会一味贬低他们能力,说他们在“新生杯篮球大赛”。
无法取得好成绩?
朱标林这是对他们赤裸裸的鄙视。
每个人都有自尊心,甚至实力不足的人,拥有的自尊心比强者还要更重。
强者出于对自己能力的自信,不管面对任何情况,都可以轻易做到风轻云淡。
坦然而无惧。
然而实力不足的人们,却敏感地窥视周遭,其他人流露出来,异样的目光。
在意别人流露出来的态度。
唯恐自己被别人在心里看低,被当做是没有任何能力,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吊车尾。
朱标林采取“欲扬先抑”的手法,原本是想要,激励眼前新生球员们的斗志。
谁知经过赵云明一番曲解,反而让众人心有戚戚焉,怀疑朱标林的用意。
只能说赵云明准备充足,一棒打蒙了朱标林,让朱标林陷入百口难辩
困境。
朱标林有些低估了现在年轻学生的叛逆。
这是一群,经历过所谓不断“减负”,被全家上上下下,都捧在手里。
像是眼珠子一般护着,说不得,骂不得,打不得,从头宠到脚的小皇帝。
新闻上时常有报道,某某地方的老师,因为对学生说重话,或者不小心打了一下学生。
结果觉得受了委屈的学生,回到家里把事情,告诉自家父母,就变得一发不可收拾。
暴躁的学生父母不顾一切冲到学校,把老师骂得狗血淋头不说,更有甚者。
还敢直接动手殴打老师,打得老师头破血流身受重伤,完全没有半点尊重老师的态度。
偏偏学校还想着为了息事宁人,全然不顾老师受到的伤害,还要向学生和家长。
不停赔礼道歉,而且为了让学生家长感到满意,还会惩罚弱势的老师。
结果导致师生之间的矛盾,已经成为当今社会上,难以解决的一个顽疾。
换成是二三十年以前,不要说是像朱标林这样,稍稍过分的语言攻击。
即便有老师觉得,自己的学生破坏了纪律,直接动手体罚不听话的学生。
学生家长知道事情之后,还需要亲自领着自己的孩子,前去给老师赔礼道歉。
并且承认老师教育得很正确,拍着胸膛告诉老师,如果孩子能够学好。
哪怕老师你多打孩子几下,只要最后没有打成残废,他们做父母的都举双手赞成。
可是现在已经完全不同。
赵云明正是抓住了如今年轻学生心理,才敢在朱标林,曾图昌两位教练老师的面前。
质疑朱标林的说法,是对于他们这些新生球员的不尊重,看不起他们球员。
朱林露出脸色铁青模样,暗哼一声。
这还有没完了?
看
第四百二十一章 憋屈[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