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的新生球员发生了矛盾。
就算是再没有脑子的人,也能够轻易得出结论,肯定会影响篮球队实力。
试想一下,如果因为彼此之间的矛盾,教练并不愿意看到,忤逆的球员上场大出风头。
所以决意冷藏和自己发生冲突的问题球员,让不听话的球员,英雄无用武之地。
亦或者是那名问题球员,哪怕被派遣上场后,却打着“出工不出力”的想法。
在篮球场上从头到尾,梦游到最后,哪怕获得出手机会,也是“哐哐哐”打铁不断。
即便让所在篮球队,输了比赛,也要动摇教练的威信,迫使教练妥协。
那么这个到处全都是漏洞,将相不和,矛盾重重的篮球队,又能够有什么作为?
这不是曾图昌杞人忧天,想得太多。
在体育界中,曾经有众多实力超群的豪门强队,就是因为没有处理好。
球队教练和球员之间的矛盾,导致出师不利,一败再败,最终分崩离析的例子。
不管是在篮球界,还是在足球界,或者其他排球,羽毛球,乒乓球等诸多球类运动。
这里的例子都屡见不鲜。
不仅仅只是在职业联赛当中,就算是国家队,都出现过不少经典事件。
甚至在足球圈里头,还诞生过某位天王球员,发表过一个“天亮了”的着名梗。
因为其蕴藏的朦胧诗意而广为传播。
曾图昌觉得,自己必须发挥出缓解朱标林,和赵云明之间矛盾的桥梁作用。
这不单单只是为了他自己。
也是为了朱标林,为了赵云明,乃至于为了整支,建筑工程学院篮球队。
为了所有想要在篮球场上面,绽放自身光芒的学生,还有教练老师们。
实现梦想而努力。
朱标林听到曾图昌说,只需要十几天以后,和赵云明之间的交集就会结束。
嘴角忍不住就轻轻咧开。
他能够感觉到,因为李玉琳的关系,以后同赵云明肯定还有,不少打交道的时候。
不过朱标林也不准备告诉曾图昌真相,假装被曾图昌热忱感动,答应了曾图昌的要求。
赵云明一边和其他新生球员们,进行投球训练,一边听着曾图昌与朱标林的交谈。
听到两人终于达成一致意见,不由失望叹息。
饶是如此一心二用,只要篮球在他手里,随便轻轻一扔,都能够轻易命中得分。
赵云明超高的投球命中率,引得其他人羡慕不已,又暗恨自己的打铁。
哪怕曾经和赵云明,成为小队队友的时迁,看到赵云明随手一投就命中的状况。
都露出恨不得以身取代的神色,大为感慨询问,“阿明你的手感是怎么训练出来的?”
时迁终究不像505宿舍的活宝舍友们,那么没有节操,口口声声把赵云明称为“明哥”。
索性就直接采用南方人,对朋友的普遍称呼,叫了赵云明一声“阿明”。
赵云明闻言向时千看了一眼,寻思片刻后,眼皮低垂,“大概是天赋吗?”
“我以前其实是没有练习过篮球。”
第四百二十三章 调解矛盾[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