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八章 专精[1/2页]
奇怪选择系统
游走危险边缘
和赵云明满脸欢喜不同,朱标林只觉浑身不适,心头陡然充满无尽苦涩。
赵云明的成功,就是朱标林的失败。
朱标林心思浮动,暗忖自己在这之前,是不是有些低估了赵云明实力?
他想起李典霖对赵云明的评价,本来以为是李典霖夸张,蓄意抬高赵云明。
为赵云明扬名立万,好给他留下一个好印象。
然而现在朱标林却认为,哪怕是李典霖,恐怕都没有认识到,赵云明的真正强大。
刚刚他亲眼所见的画面,那快如流星般,接连不断的“超远”三分球。
李典霖投到双手作废,都不可能成功做到,如赵云明这样行云流水般惬意。
不是朱标林故意看低李典霖。
因为李典霖是打中锋位置,在篮板下霸气无双,让他的对手们难以防御。
可是根本就不擅长投远程三分球。
据朱标林所知,大学前后三年篮球比赛,李典霖总共只有两个三分球入账。
按照李典霖自己时候陈述,他这两个三分球成功命中,其实都有很大的侥幸。
从头到尾,如果不是在压哨的时刻,李典霖从来都没有,主动在三分线外举手投球。
这可以看作是李典霖的谨慎,也可以说是李典霖,对自己的实力有自知之明。
干脆直接放弃了,三分球的尝试,完全摒弃掉,通过远程投球的得分方式。
并不像是某些球员,这也想要尝试一下,那也想要尝试一下,抓不住自己的定位。
最终十八般武艺,尝试了个遍,到头来却惊讶发现,居然都样样稀松。
在参加选拔球员的时候,就惨遭淘汰,根本没有机会,登上篮球场比赛。
篮球作为一项,需要多人配合的竞技运动,其实需要的不是什么“多样手”。
而是某个位置上的专精者。
从传球,到抢篮板,到投球得分,每个球员的职能,都分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很少有球员在比赛过程当中,会突然摇身一变,直接反串其他位置的角色。
让后卫抢篮板,让中锋,大前锋传球,对于他们来说,都是十分严重的考验。
偶然为之,可能会有神来之手,然而一直颠倒每个球员的职能,那就是自寻死路。
李典霖就是传统中锋,对自己位置定位清晰,从来不会做无所谓的尝试。
而赵云明,似乎也有李典霖那种特质。
如果李典霖是典型强力中锋,那么赵云明,一开始就是奔着成为投球手努力。
这是朱标林的想法。
不得不说,朱标林抓住了要点,理清赵云明所做一切,想要竖立的人设。
其实以赵云明现在的惊人身体素质,不管是哪一个位置,都可以轻松胜任。
然而为了不引起别人的惊世骇俗,总不能用如今的矮小身躯,在篮球场上面。
动辄飞身高高跃起一跳三米高。
给对方球员一个大盖帽,震撼全场观众和球员;或者是和对方的中锋,大前锋在篮板下抢篮板?
那画面太美,连赵云明自己,都不由自主心生抗拒,免得招惹不必要麻烦。
第四百三十八章 专精[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