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四百六十四章 未雨绸缪[1/2页]

奇怪选择系统 游走危险边缘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投篮训练是站在固定位置,或者向前跑动过程中,接住专门充当发球者的球员。
  扔出来的篮球,直接原地投球,或者跳投的一种训练方式。
  和正式篮球比赛相比较,这种训练方式的最大不同处,就是没有对手的干扰。
  让训练者得以专心致志投篮,从而提高投篮命中率,增加球员出手的记忆。
  然而在正式比赛中,一旦有球员持球准备投篮时,往往都会有对方球员。
  专门上前阻拦和干扰他的出手。
  想要摆脱对方球员的阻拦,或者干扰,获得恰当的投篮机会,必须左冲右突。
  原地练习投球的准星,其实并不需要太多体力,全身负担最重的是手臂。
  毕竟球员要不停地举起双手投球,在拿起放下手臂过程中,不可能没有任何感觉。
  古代的弓兵训练,经过长达十多年坚持不懈,到了战场上和敌人对战之际。
  据说往往在射出十来箭以后,双臂就酸痛到无法抬起,继续进行后续的战斗。
  现代篮球运动的强度,当然远远无法和古代弓兵,射箭损耗的体力相比拟。
  但也不是什么十分轻松的竞技比赛。
  我们可以在电视上的转播节目里,看到某些篮球运动员,拼搏到最后。
  造成脱力的结果。
  特别是初次踏入篮球场,第一次进行比赛的球员们,往往不知道如何保持体力。
  只能被动跟随比赛的节奏,在篮球场上盲目奔跑,白白浪费自己的体力精神。
  这亦是许多篮球员,在初次登场比赛,无法取得一个,和他实力相匹配的理想成绩。
  哪怕是驰名世界的大球星们,回顾自己的初赛,同样都会觉得难以入目。
  埋汰自己当初的手忙脚乱,就像是一个无头苍蝇般,在篮球场上来回冲刺不休。
  “一顿操作猛虎,一看成绩全都无”。
  等到渐渐适应了篮球比赛节奏,成为球场上面的老手,才知道如何合理分配体力。
  以最小的力气,获得最高的成绩。
  这也是每一位着名球星,都无法避免,需要不断地尝试,才能走过的经历。
  赵云明向时千等人,还有教练曾图昌坦言,担心他自己的体力可能不够。
  在这几个人看来,这是赵云明想要未雨绸缪,告诉其他人,必须共同承担责任。
  毕竟赵云明的外表看上去,确实不像是什么身强力壮的球员,反而稍显羸弱。
  时千更是暗自怀疑,如周群伦这样身高马大的中锋,只需要轻轻一碰。
  就可以把赵云明撞飞。
  这样的担忧,也让时千明白,不能够把篮球队的胜利,全都压在赵云明身上。
  正如赵云明所言,除了他自己以外,另外四位球员,也必须有所抉择才对。
  篮球比赛毕竟是五个人,甚至还要加上替补,同心协力配合,才能够战胜对手的体育比赛。
  哪怕是世界上最着名的篮球巨星,只是凭借着他一个人的实力,没有队友的配合。
  也只能饮恨折戟,在比赛当中败北。
  甚至因为比赛程度过

第四百六十四章 未雨绸缪[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