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去复命。但...还请先生务必确保李宣伏诛,否则便会坏了主君的大计。”
  说完,便立马带队离开。
  顷刻间。
  偌大的殿门前仅剩下李宣七人,与冯笙隔着一段距离对立着。
  此处距离冷宫不远,冷宫中住的都是些犯了事的宫婢和妃子,平时本就很少有人来此,就连禁卫也不例外。
  这两队已然悖逆的禁卫离开后,更是四下无人。
  李宣盯着冯笙,目光冷肃,道:“抬手杀一人,冯先生不愧为永泰帝的掌印监。如此身手,先生仍堪楚京第一之位。”
  冯笙看似浑浊的目光,也在看着他,轻笑着摇头道:“魏王爷说笑了,老朽已风烛残年,没几日可活了。前些天离开皇陵时,某位老朋友就断言,此去...我已无命折返。”
  “那先生为何还要出来?只为杀我?”
  “是的。你的存在会致使西楚皇庭纷乱,不得不死!老朽八岁入宫侍奉永泰帝,自问忠心不二,曾发过毒誓要永远效忠赵氏一族。你既是纷乱的根源,那便随老朽共赴黄泉吧。”
  西楚永泰帝,便是赵彻的爷爷。
  前朝怠政,致使民怨四起,赵彻起兵抢了他叔叔的皇位,便是赵亦凡的父亲。
  冯笙,乃三朝前的掌印监,跟随在永泰帝左右,地位等同现在的元海。
  只不过在永泰帝驾崩之后,他便进入皇陵守墓,至此不知生死。
  李宣道:“冯先生为何说本王是纷乱的根源?现在要杀皇帝的并不是我,你若忠心于赵氏,便不该出现在此。”
  冯笙浅笑:“你若不出现,继续留在你的秋神山做大当家,朝中便不会有这么多事端。赵彻...也已早死于晋阳官驿,你乃其中变数,还说不是祸乱的根源?”
  “先生这话就矛盾了吧?你刚刚还说此生忠于赵氏,赵彻亦是皇族中人。虽非先帝指定的正统,但皇位素来能者居之。前朝无道,赵彻起兵已安社稷,乃是大势所趋。你却说他早该死,那你忠的是哪里的赵氏?你和赵亦凡是一伙的?”
  “老朽行将就木,已无力再辅佐新君。声称忠于赵氏也并无虚假,只要西楚的皇位还是赵氏中人坐着,老朽便无异心。但赵彻能坐,赵亦凡又如何不得?我不会出手行刺赵彻,但若能杀了你,帮助先太子夺回皇位,亦算还了当年的一个人情。”
  “所以你是承认与赵亦凡是一伙的?在你理解中,只要不对赵氏族人出手,便不算违背誓言。替赵亦凡杀了本王,令他有机会夺回皇位,无可厚非?”
  “是。”
  “你认为今日一定能杀得了本王?”
  “魏王以为老朽再无这个本事?”
  “那倒不是!只不过在你出手之前,能不能让我做个明白鬼?”
  “你想知道什么?”
  “你既然不想让赵彻坐在龙椅上,当年他入主京城之时,为何不出手帮助赵亦凡?就算你不亲自对赵彻动手,也有很多办法阻止他登基,不是吗?”
  “是的,当年老朽在等一个机会。欲助先太子夺回大势,单凭老朽一人是不够的,必须另有一件大杀器。一件足以震慑天下的大杀器...”
  “昆仑圣器?”
  “对!”
  “传闻是真的,当年真的是你与东瀛人坂田龟一联手,杀死了昆仑四尊者?”
  “对!”
  “以你们之力,当真可以以二敌四?”
  “不可以!但我们有另外的帮手。”
  “谁?”
  “你的问题太多了,对于一个将死之人来说,又何须知道这些?”
  冯笙忽然叹道。
  李宣板着脸,目光微动道:“既是将死,让我知道又有何妨?死人并不会泄露秘密。”
  冯笙笑了,“好像也是这么个理儿,那老朽告诉你亦无妨。反正你身在此地,已无法救下赵彻,先太子有足够的时间取他人头。”
  闻此。
  李宣心中一惊,似乎瞬间明白了冯笙为何会出手截杀自己的原因。

第379章 祸乱的根源![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