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交朋友。
就算要交,那也得建立在可以相互利用的基础上。
君子之交,是不可能出现在上位者朋友圈中,贵圈讲究的是价值!
李宣恍若看穿了他的心思,笑道:“本王虽不能与你一道去梁京,但...却有两件东西要劳烦你帮忙保管。”
说着,便将挂在马背上的一个包裹,甩手丢了过去。
皇甫俊接住,打开一看,瞬间怔住。
而后两眼放光,脸上阴霾尽去,难以置信般惊道:“这是...西楚陛下的圣旨...与虎符?”
李宣淡然,轻笑:“正是。本王此去昆仑,恐有危险。也不知...能否活着回来,而这两样东西至关重要,我不便随身携带。而在大梁,本王只信少君一人,就只能交托给你暂时保管了。你可愿帮我这个忙?”
皇甫俊瞬间大喜,双瞳似乎都变成了金色,自是知道这两样东西代表着什么。
西楚与大梁联合出兵漠北一事,皇甫俊并不能全权做主,理论上仍需他的父皇皇甫英雄做最后的定夺。
因此,形式上赵彻仍需送来邦国诏书,以寻求皇甫英雄的态度。
包裹中的圣旨,便是赵彻亲笔所写,等同于整个西楚国的脸面。
而李宣身为北伐大元帅,表面上统领三十万皇城军,自然是要有调兵虎符作为信物的。
这两样东西举足轻重,绝非可以用金钱来衡量。
可眼下,李宣竟如此轻易的交给了他,这代表了什么?
深层次的东西不说,单说一点,如此重要的东西,李宣说给就给,岂非是对他绝对的信任?
在军中,见虎符,如见皇帝!
虎符在手,就相当于有了大军做后盾。
他若带着这两样东西回去,那父皇还不得对他另眼相看?
此次出使,他不仅一力“说服”西楚朝廷共同出兵漠北,彻底解决大梁的北域劲敌,而且还带来了三十万西楚皇城军的调兵虎符!
如此“丰功伟绩”,谁还敢质疑他德不配位,无力担当储君?
保不准...皇甫英雄至此便会对他另眼相看,加以重用,乃至提前放权给他。
关键在于那枚虎符,有虎符在手,俨然要比他与李宣在朝堂上“假装兄弟”更具威慑力!
至少站在大梁文武百官的角度,如是。
有此虎符,可调动三十万西楚皇城军,谁敢在多说他皇甫俊一句不好听的?
简直没有!
他不仅替大梁谈回了一个可以彻底解决蛮夷威胁的协议,更成功得到了西楚朝廷的认可,得兵符在手,这是何等大功?
他甚至可以想象到,当自己带着这两样东西回朝时,满朝文武对他热烈相迎的隆重景象。
本以为在李宣这个家伙身上捞不到什么便宜了,不曾想...他竟送来了这么一份大礼?
意料之外呀!
皇甫俊惊喜若狂,面色不断变幻着,差点没笑出声来。
赵彻的圣旨诏书本该是李宣亲自到梁京,呈给父皇的,虎符更是至关重要,关乎三十万皇城军的归属。
李宣这家伙...竟然这么轻易交给我保管,还说此去不知道能不能活着回来?
他这是愚蠢呢,还是真当本君是好兄弟?
哈哈,这样的兄弟给本君多来几个!
李宣,你可真是本君的福星啊...
皇甫俊呆呆望着手中的圣旨与虎符暗暗想到,心中乐开了花儿。
李宣见他那样子,却在暗自偷笑。
顿了顿后,佯装皱眉道:“少君为何不说话,是有什么难处吗?若不便帮本王代持这两样东西,那本王收回便是。”
皇甫俊从自己的臆想中回过身,却是一副正襟的样子:“贤弟说的哪里话?莫说你此去昆仑乃是为了中原四国的安危,责任重大。就算你是去游玩,有所嘱托,本君当也义不容辞,替你好好保管此物!”
“如此这般见外的说话,贤弟是不把我当成兄弟吗?”
这货儿心中狂喜之下,对李宣的称呼都变了。
只因他认为...现在称呼李宣“王爷”,已不足以表达他对兄弟信任的“感激”之情。
兄弟可是给了他一个大大功劳和三十万虎狼之师啊,他能不激动,能不表达自己的热情?
“贤弟,请下马说话!”
他仗着比李宣大个一两岁,也不管对方愿意与否,就状若情深义重般喊道。
说完话,人已翻身下令。
令李宣不由失笑起来,暗道一声:这货果然现实,刚才还一副翻脸不认人的样子。得了好处,脸色变得比孕期女子还快。
下马之后。
皇甫俊快步走来,狠狠熊抱了李宣几下,一脸正色道:“贤弟,你说得对!云梓和圣器之事,确实不宜拖延,你当迅速赶去昆仑山。本君倒是想与你一道前往,只是奈何仍要回京复命,就只能与你在此分别了。”
“但是贤弟请放心,你这两样东西,本君一定帮你好好保管,绝对万无一失!”
第398章 我的好兄弟...[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