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几只郎被容氏和唐有根早早的叫了起来,洗漱,穿衣服,吃早饭。
现在除了唐三郎上学外,又多了五个小子,四郎,五郎,六郎,唐豆,唐水。好在平时唐三郎回来也会教家里的孩子读书认字。倒也比其他刚进去啥也不会的强一些。
唐有根的意思是,家里这么多读书的,不用全部是学霸考状元的,毕竟寒窗苦读十年,都不一定能培养出一个当官的,但是多认几个字,对他们也有好处。毕竟至少有些学问总比大字不识一个强,最主要的也好找媳妇不是。
几只郎想的可不是和唐有根一样的,只是想着终于不用在家被唐有根管了,一个个开心的不得了。
三郎却是想着有朝一日为家里改换门楣,第一步向着童生试前进。
唐有根看着几个小子的表情,不动声色的说道:“既然去念书,就好好念,但是也不能因为学习,家里的事情就不做了,平时怎么给家里帮忙的,还怎么帮忙。多学学你们三哥,记住了吗?”
“再说了,家里的孩子能去上学,还是多亏了自家的闺女儿啊,沾了闺女儿的光。”唐有根心想。
“知道了爹!”
“知道了爷爷!”
几个小子从大到小排成一排,身板笔直的说道。
唐有根把准备好的礼物,酒,猪腿,点心,还有一套笔墨纸砚,全部带好,束?也带好了。这才带着几只郎出发。
临走前,看着小闺女儿可怜兮兮的表情,还是没忍住,走过去,把小甜宝抱了起来,坐在了牛车上。
唐一郎赶着牛车,几只郎坐在后面,浩浩荡荡的往镇里赶去。
小甜宝如愿以偿的出了门,小风呜呜的吹着,天气晴空万里,阳光明媚。就是有一点不好,牛车颠簸,导致小甜宝的屁股直疼。
“爹爹,我们送完哥哥上学,买个马车吧,小甜宝的屁股好疼,而且我们总是借村长伯伯的牛车也不好啊。”小甜宝苦着脸说道。
“好好,爹爹本来也是这么想的,所以啊,爹爹今天的钱都带够了,就是准备买马车的,而且还要买一个大点的,可以接送你几个哥哥毕竟方便一些。”
然后又看着几只郎说道:“虽然咱家买马车了,但是你们放学该自己走还是自己走,当然相隔七天,我就让你们大哥去接你们。”该锻炼的还是要锻炼,天天学习,不锻炼该学傻了。”
几只郎一听,自己可以坐马车,还是比较开心的。管他做几天呢,平时走着也不累。
小甜宝心里真的很佩服唐有根的教育。生在这个家庭,真的是太幸福不过了。(当然内心还是要感谢月老多一些了。)
**
又过了半个时辰,终于到了镇里。
几人直奔书院而去。
书院的大门红色庄严,十分壮观。门上的匾额写着桃源书院四个大字。
唐三郎带着兄弟几人,和自家爹爹妹妹,走进了书院。接待的夫子也是书院的负责人张夫子,看见了唐家一下子来了五个,心里倒是十分惊讶,家庭倒是很富裕啊,一下子送来这么多。
唐有根交完了几人的束?,又把礼物给了张夫子,二人寒暄了一会儿
第37章 唐家小子的上学之路[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