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酷暑,晓璐收到袁家的报丧,袁夫人病逝。晓璐无论如何都想不到,时隔三个月不见,袁夫人就去了。
郑方交给晓璐一封信,信是袁夫人去世前写的。
晓璐拆开袁夫人的绝笔信,袁夫人在信中写道,她进京后,因为水土不服生病,从此之后,她的病反反复复一直不得痊愈,她请大夫看过,找不出病因,只能拖着,因此让宋小兰有机会插手莲儿的亲事,袁翰林因为莲儿的亲事责怪她,两人之间有了隔阂。
袁夫人郁郁寡欢,病情加重,直到她的娘家大舅兄进京。她的兄长怀疑袁夫人的病是中毒所致,又请来了大夫,证实是中毒。之前大夫没有看出袁夫人是中毒,那是因为她中毒不深,这时毒素深入袁夫人的骨髓,已无药可救了。
宋小兰是他们第一个怀疑的对象,可自从莲儿成亲后,宋小兰与莲儿就一起去了胡家,不在袁家,证据无处可查,他们自然查不出任何头绪,只能停留在怀疑的层面。袁夫人的病却是越来越重,自知无药石可医,才写下了这封信。
晓璐接着往下看,袁夫人之所以写这封信给晓璐,是有事相求,或者说是“托孤”也可以。
袁夫人担心宋小兰在她去世后会回到袁家,对她的女儿不利,所以她希望晓璐在她去世后,应允蔡梁娶媛儿为妻,媛儿带着她的女儿在蔡家过活。
看到这里,晓璐吓出了一身冷汗,幸好不是当面“托孤”。
晓璐可不会答应袁夫人如此无理的要求,更不会轻易决定蔡梁的婚事。她不信任自己的夫君,反而是将希望寄托在晓璐一个外人的身上,足以见得她和袁翰林的关系到了何种程度了。
袁夫人一直念念不忘将媛儿许给蔡梁,是因为蔡家家事简单,媛儿嫁进蔡家就是当家主母,关起门来可以安心过日子,无需伺候公婆,也没有八婆的妯娌,更不需应付难缠的小姑和为未成亲的小叔操心婚事。且蔡梁上进,以后能考上举人或者进士也说不定,这么好的夫家,打着灯笼都难找,这也是之前,袁夫子打算将莲儿许给蔡梁的主要原因。
晓璐从头开始再看了一遍书信,拿来墨水,把自己的名字涂花,吹干墨水后,晓璐觉得还不行,取出剪刀,将墨水涂花的部分剪了下来,书信上出现了两处孔洞。
还不行,虽然晓璐自己的名字没有了,但蔡梁的名字还在信上,晓璐一不做二不休,索性将写着有关蔡梁与媛儿婚事的信纸部分也一起剪掉。嘿嘿,这下好了吧。
晓璐又反复查看了几遍,在信上没有找出任何有关自己和蔡梁的字眼,然后折起信,装入另一个空白信封中,吩咐蔡三林将信送到乞丐的手上,再由乞丐把信送给袁翰林。
虽然晓璐不能答应袁夫人的请求,但能顺手帮一帮去世的袁夫人,自不在话下。
晓璐只能做到这个份上了,信是袁夫人亲手书写,是她的笔迹,袁翰林肯定认得出来,袁翰林信袁夫人写的内容,还是不信,不是晓璐能说了算的,看天意吧。
第二天一早,晓璐和马嬷嬷收拾了一下,一起去袁家吊丧。在袁夫人的棺椁前,晓璐见到了袁夫人的女儿和身形消瘦的袁翰林
第180章 噩耗[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