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一百九十一章 谁在裸泳[1/2页]

我写的自传不可能是悲剧 空长青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美丽国陷阱》?”
  余总想了半天,终于还是疑惑的看向冬哥。
  “国内……有这本书吗?”
  冬哥摇摇头。“恕我孤陋寡闻了。”
  呃……
  孟浪愣住了,有没有搞错?
  这么有名的书你们居然都没有看过?那我脑子里的……
  他突然反应过来!
  说秃噜嘴了!
  没有一点点防备,也没有一丝顾虑,你就这样出现,在我的脑海里,带给我惊喜……
  知识来的太快太突然以至于我措手不及。
  骚瑞骚瑞!我这猝不及防的博览群书……
  “咳!这本书应该还没正式出版,我也只是凑巧看过它的手稿。”孟浪干咳一声补救道。
  “这本书大概是说,曾经,有一个很牛逼的法兰西电气公司,叫做斯通阿尔。
  里面有一个很头铁的高管,叫做鲁齐皮耶……”
  “嗯?”听到这两个名字,方才还不以为然的余总神色一怔。
  作为相关领域的企业高管,对这起世界震惊全球工业界的收购桉,自然是有所耳闻的。
  斯通阿尔辉煌时期的业务遍及全球70个国家和地区,年销售额近200亿欧元,被誉为法兰西的“工业明珠”。
  它同时也是华国发电设备的主要西方供应商,项目包括了长江三峡水电站和广东岭澳核电站。
  据说,世界上近四分之一的电力来自阿尔斯通的技术,可见其牛逼。
  不过呢,也是由于太牛逼,连GE(通用)的订单都敢抢,于是乎它被盯上了。
  2013年4月,在哥谭市肯尼迪国际机场,斯通阿尔集团高管鲁齐皮耶,刚下飞机就被FBI探员逮捕,理由是涉嫌一起“十年前”的商业贿赂。
  美丽国明里暗里隐晦示意他认罪,在斯通阿尔内部充当“间谍”和“污点证人”。
  头铁的皮耶当即拒绝,于是被监禁。
  随后更是有多名企业高管被捕,形成了寒蝉效应,人人自危。
  最后连公司CEO都慌了,知道法兰西政府保不住自己,表示给跪。
  GE不是要收购吗?卖!
  2014年6月,在被重罚7.72亿美金之后,斯通阿尔管理层宣布接受GE收购报价,出售斯通阿尔的核心能源部门,并报法兰西政府和欧罗巴反垄断局批准。
  不过,当时的法兰西经济部长手里还握有关键的“一票否决权”,但是……该经济部长并没有行使否决权。
  很快反垄断局也被搞定。
  据说,当时的GE花费了将近3亿欧元进行了特殊“公关”……
  有趣的是,在2017年,这位时任的经济部长当选了法兰西总统。
  没错,他的名字……叫做克隆马!
  这里面到底有什么PY交易,咱也不敢说,咱也不敢问。
  但事情的结果是清晰可见的。
  在法律、经济、政治上的三重压力之下,曾经的法兰西“工业明珠”被成功肢解……
  雅文吧
  而悲剧的鲁齐皮耶,经历了数年的被指控、辗转各大监狱、认罪、被保释……直到2018年,才被最终释放。
  直到近期他才写下《美丽国陷阱》一书,从一只牺牲品和替罪羊的角度,深刻剖析当年的历史。
  如果将其中的明争暗斗和各方博弈拍成电影,绝对比《碟中谍》更惊心动魄。
  有时候,真实事件比虚构故事还要精彩……
  余总还没看过这本未来鼎鼎有名的书,自然不可能将这件事的内幕知道的如此清楚。
  但知道起因经过结果,就已经可以明白孟浪想要表达的意思了。
  “你想说,他们会对任总动手?”余总盯着眼前这个年轻人。
  “怎么会呢!”孟浪摆摆手。
  余总刚面色一松,孟浪就一个大喘气。
  “不要脸也得做做表面功夫嘛,斯通阿尔人家也没抓对方CEO啊,典型的又当又立。
  不过肯定得是重要高管,比如下一代接班人啦之类的……
  哦对了,我听说你们CFO好像还是我本家?”
  余总:“……”
  “你有什么根据?”冬哥听得心惊,问道。
  “当然没有,我也就是偶然间看了本闲书瞎琢磨出来的。”
  那你还真敢琢磨!
  冬哥还真的是有些被孟浪这个大胆的“琢磨”给吓到了。
  毕竟事情发生之前,谁都没有那个预见性和心理准备。
  说实话,余总两人听到这个猜测之后,第一反应也是认为对方在危言耸听,甚至有点哗众取宠的意思。
  国人此时普遍对大洋彼岸还是抱有一丝对强者的敬畏之心的。
  谁都很难相信这样的强者,会连脸皮都不要,用这种下作的手段打压一家企业。
  只不过静下心来仔细那么一琢磨……
  卧槽!
  菊厂和斯通阿尔的处境似乎还真是挺像的。
  只不过当年的主要竞争者GE,已经换成了今日的水果、今日的糕通、今日的死磕……
  嘶~这么看起来,菊厂对大洋彼岸的威胁简直比当年的斯通阿尔还要严峻啊!

第一百九十一章 谁在裸泳[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