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一章 诸葛北伐[2/2页]

三国:汉中祖 周府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
  刘禅站在阶上,神情严肃,环视众人,朗声说道:“今日北伐,此事关我大汉国运一战。只可胜,不许败,当年先帝北征汉中,杨从事(杨洪)曾言:‘汉中之地为益州咽喉,我大汉存亡要害之机枢,若无汉中,则无蜀地,此乃家门之祸;方今之事,男子当战,女子当运。是故如此,我大汉众志成城,方能击败曹魏。”
  “但今日北伐,朕亦可言:‘陇右之地乃我大汉兴复之望,我大汉兴盛之关键所在。得陇右,则关中可下,凉州亦唾手可得。是故此战,朕亦直言不讳,方今之事,男子当战,女子当运。不下陇右,朕不退兵。”
  说完,刘禅拔出腰剑汉剑,砍下案前一角,厉声道:“战时,大汉国内有违军令、诏令者如同此案,立斩不赦。”
  众臣被刘禅决心所震惊,望着一向温和的陛下,如今爆发出如今动人之气魄。
  众人齐声应道:“诺!。”
  刘禅持剑驻地,扬声说道:“北伐大业,乃我大汉国事,但亦是刘氏家事,惜朕不便亲征。故令朕之二弟鲁王刘永,朕之侄刘林,随军出征。后宫嫔妃,则以织锦,代其劳役。”
  刘禅望向众人,肃然说道:“此乃应朕刚言之语,男子当战,女子当运。”
  众臣倒吸一口凉气,刚刚刘禅拔剑断案,众人为其决心而感到震惊,现在则是让人为之惊悚,若非戏言,其心可比玉石。
  殿中众臣,如何思量刘禅当然不知。至于为何如此,刘禅只是不愿重蹈历史覆辙而已,若一伐失败,则自己此前诸多心血白费。自己或许也会如同历史上刘禅一般,被后世人嘲笑‘乐不思蜀。
  公元227年,6月1日。
  诸葛亮率大军五万,兵发汉中,与已领七万大军的黄权会合。共计兵力十二万,大汉倾巢而出。
  出发前,刘禅如诸葛亮南征般,赐其金鈇钺一具,曲盖一把,前后羽葆鼓吹各一部,虎贲郎六十人。代表朝廷出征,北伐之事一切交予诸葛亮定夺。
  同时以镇南大将军赵云为前锋,潘浚为内府中军师,马良为后军师,向郎为长史、爨习为行参军……
  留张裔为留府长史,杨洪为内府从事,蒋琬为参军辅佐张裔。
  七月,诸葛亮抵达汉中,黄权出城十余里相迎,诸葛亮邀黄权上车。
  十月,身在洛阳的魏帝曹叡,听闻诸葛亮出现在南郑,准备北伐关中;汉将魏延,将出兵子午谷袭取潼关。
  有人进言可发兵讨伐诸葛亮,曹叡却有意向发兵讨伐,但不确是否可行,而问孙资。
  孙资进言道:“昔武皇帝征南郑时,多次言其艰险‘南郑直为天狱中,斜谷道为五百里石穴耳。今若进军征讨诸葛亮,道路艰险,又要调拨兵力防御东吴,征讨大军需用十五之中,而且会劳师远征,天下势必骚动,外望陛下深思熟虑。”
  “我等若以待诸葛亮北伐关中,则防御关中则所需兵马不过五万。如今只需令调动镇守关中将士即可,分别任命良将据守要塞,足以震慑强敌,百姓休养生息,魏国则可国力大胜。”
  曹叡采纳孙资意见,并以此为曹魏国策,“西守东攻”。

第一章 诸葛北伐[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