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三百四十九章 求兵[2/2页]

三国:汉中祖 周府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故功过相抵,不赏亦不重罚。罚其俸禄,是为惩戒,军杖十棍,以为警示军中诸将士。”
  “陛下英明,关中都督虽罪当罚,却可留用。”诸葛亮应和道。
  刘禅看着舆图上处于劣势的渭南战况,忧虑说道:“今敌强我弱,就是不知车骑将军能否解五丈原之围。”
  就目前整个关中战况而言,司马懿虽屯住重兵于渭北,但麾下精锐者少,对大汉的威胁并不大。反而是曹叡那边,一旦攻下五丈原,就可以与司马懿夹击汉军,对大汉而言威胁甚大。
  话虽如此,但大汉兵力不过九万,分居两地。渭北七万人,部署于各地,抵御司马懿有余,渭南两万人,魏延、吴懿各领万人,难以抵御曹叡大军。是故接下来黄权将要率领两万陇右士卒,渡河去抵挡曹叡大军。
  诸葛亮沉吟少许,说道:“启禀陛下,车骑将军即便难以解五丈原之围,但以左将军麾下万人之众,以及营内军粮,凭借五丈原艰险,固守至子均以及二万人来援,应是可行。”
  以现在焦灼的局势而言,诸葛亮也没有好的思路。毕竟汉魏两军军力差距蛮大的,以弱胜强,永远都只是小概率事件。
  以大汉目前制定的计划来说,就是王平率汉中方面援军,走傥骆道,插到曹叡大军身后,分散他的兵力,或逼他渡河向司马懿靠拢。
  “车骑将军抵达何处了?”刘禅问道。
  诸葛亮捋着胡须,说道:“车骑将军前部已在关中都督的接应下渡河,至于其大部还在路上。本人正向大营……”
  “启禀陛下,车骑将军求见。”亲卫禀告道。
  “车骑将军来也!”
  刘禅与诸葛亮对视一眼,轻笑一声。
  “宣!”
  黄权风尘仆仆地进入帐内,拱手称道:“臣黄权见过陛下。”
  “无需多礼。”刘禅看向黄权,温声问道:“卿率众即将赶赴渭南,不知有何要事需见朕乎?”
  黄权挺直腰板,沉声说道:“启禀陛下,臣赴渭南作战,思贼军精锐。不知可调我大汉精锐骑卒于臣麾下,以助臣抵御贼军,解五丈原之围。”
  闻言,刘禅露出浅浅笑容,点头说道:“听卿之言,对于解五丈原之围困,颇有信心?”
  “臣偶有所得而已,逆魏中军虽精锐,但统之人并非良将。曹叡明智果断但少用兵之事,能统大军,乃因其为伪帝,并非有勇有谋之将。渭南虽北依渭水,南近秦岭,地势广阔。”
  黄权上前一步,指着舆图上的五丈原,侃侃而谈说道:“但此次曹叡进军之地,乃渭南狭长之地,所占并非地利。臣所不敢自言破敌,但臣进可解五丈原之围,退可保五丈原不失。”
  诸葛亮轻摇羽扇,微笑说道:“车骑将军所见,臣也颇以为然。不知车骑将军欲求何部骑卒,以为爪牙?”
  黄权嘿嘿一笑,朝着刘禅拱手说道:“臣求青甲卫也!”
  青甲卫作为三卫之一,唯有听命于天子。诸葛亮往日所能指挥,乃因刘禅授命而已。黄权欲求青甲卫,只能向刘禅请求。看来是先前青甲卫增援黄权时,被他看上了。
  “可!朕便调向煜及青甲卫骑卒入车骑将军麾下,听将军之命作战。”
  说着,刘禅从怀中掏出护符给黄权。
  “谢陛下!”

第三百四十九章 求兵[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