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天早上,方雅刚打开房门,就看到了在院子里劈柴的男人。
周围叽叽喳喳一群小萝卜头,六七岁大的把木头抱过来,小一点的把劈开的小块木柴抱过去,整整齐齐的码在墙角。
乱而有序。
厨房里,王翠花带着大儿媳、二儿媳妇正在做一大家子的早饭。
“婶子,这么早就做饭?”方雅面色如常地打招呼,端的是一副乖巧可人。
至于在院子当中仿佛会发光的“补品”,在方雅眼中已经和其他人没什么两样了。
老祖一诺千金,说不吃就不吃。
“小方同志起来了,今天他们得去山脚边开荒,距离远,中午就不来回折腾了,早上吃点,带几个饼子过去,就得到晚上。”王翠花一边说,一边忙着烙饼。
压根用不着锅铲,直接上手,麻利的不得了。
两个儿媳妇,一个在剁咸菜,一个在煮野菜。
其他要上工的也没闲着,都坐在院子里修锄头,帮忙挑水……
一家人过成了一个小型基地的感觉。
“对了。”王翠花忙着忙着忽然懊恼道:“瞧我,这人年纪大了,居然给忘了,昨天晚上那赵红梅的钱和票,都拿过来了。”
“大队长和蔡书记给做的主,除了你前段时间住院花掉的钱,她这还有70多块,给你拿了30过来,还有一斤毛线票,二两肉片。”
“另外她跟队上买的粮食,也给你拿了半袋子过来,我烙完饼就给你,吃完了,咱们再过去找她要。”
别看东西不多。
要知道,赵红梅才刚来,加上这几年下乡的知青国家已经不给补贴了。
能分到这些东西那实属意外。
那天来的6个知青当中,除却看不见的钱和票,就光外在,赵红梅绝对是最富裕的一个。
有些人下乡来连床被子都没有,更别提钱和票
而赵红梅被她在医院里造了50多块,手里还握着70多,这还是除去她买粮的。
这么一算,赵红梅下乡,至少带了200块钱,外加两大包东西。
在这个年代,那是妥妥的富人。
“谢谢婶子,又麻烦你跑一趟,不过不用给我了,这几天我都跟你们在一起吃,就当是我的伙食费了。”
“说什么胡话。”王翠花立马瞪了她一眼。
就连两个儿媳妇都被吓了一跳。
半袋子玉米面,那可是两个月的口粮,还有30块钱。
口粮不说,就30块钱,他们一大家子到年底结算都没有那么多。
甚至加上各种开销,攒几年都未必能存下三十。
这丫头家里啥条件呀?
“行吧。”方雅见她这样也知道他们不会收,退了一步:“那把钱和票给我,粮食就算了,毕竟我这身体这几日也做不了饭,还得跟着你们吃一段时间。”
“行。”几日的相处,王翠花也知道这个姑娘是个大方的,索性点头答应了下来。
改天给这姑娘弄点细粮吃,这样也没占人家便宜。
饭桌上,方雅分到了一个比她头还大的饼子,以及一碗昨天晚上特意给她留的鸡汤,加一只鸡大腿。
其他人碗里都是野菜汤。
“阿绣,你能帮我吃点吗?”方雅小声问道。
要不是为了像个人,她一口都不想吃。
条件有限,王翠花做的也就是那种不算太难吃的程度,天天吃,简直是一种折磨。
况且她爱吃的是纯阳之气,以及晨露,可不爱吃这个。
沈绣立马摇头:“方姐姐,你病了得多吃点,要不然怎么可能会好。”
说着,连忙伸手护着自己的碗,生怕像在医院里一样,突然一个大鸡腿就到了她碗里。
可在医院就他们两人,而且吃的都是细粮,多点少点无所谓。
回来了,那鸡腿就独一个,是专门给方雅补身体的,这要是进了自己嘴里,奶奶还不得剥了自己的皮。
再说了,她一个17的大姑娘了,也不是三岁小孩,再馋嘴,也不可能从病人嘴里抢吃的。
“那……”方雅一眼看过去,几个半大的姑娘和沈家两个儿媳妇,都立马摇头。
王翠花更是一边吃,一边瞪着几孩子,就怕他们嘴馋。
见实在送不出去,大家又都忙着要上工,她也不想太过矫情,苦着一张小脸,往大饼的边缘一点一点的啃……
沈和安轻笑,好乖的姑娘。
他就坐在方雅左面那桌,刚好能看到小姑娘脸上的表情,明明就是不喜欢吃,却也没露出任何嫌弃的表情。
听说跟大侄女沈绣一样大……沈和安吃饭的动作顿了一瞬,心里一股异样的情绪划过。
随即暗自唾弃,把心中不该有的念头压了下去。
吃过早饭,王翠花把从赵红梅那里要来的钱和票给了方雅。
“收好,那赵红梅不是个好相与的,你以后见到了绝对要绕着走,你是没看见,这两天跟个疯狗似的,逮谁咬谁,那双眼睛看谁都像仇人。”王翠花心有余悸。
那姑娘一看就是个记死仇的,方雅这样单纯的小姑娘,绝对惹不起。
“知道了婶子,我见了绝对绕着走。”
“那行,你在家休息,我要去打猪草。”
“好的。”方雅乖巧的点点头。
然而,王翠花才出门,她就跟着出门了。
一路来到了仓库大门口。
她吃的慢,又来的晚一点,这个时候都领完工具,没人了。
大队长高向明扛着锄头,也打算去干活。
这个时候的大队长,可不是坐办公室里的领导,那是要带头劳动,并且要比大多数人都干得好才行。
“方同志,你怎么来了,不是让你这两天好好休息吗?”见到她,高向明脚步一顿。
这丫头身子半废了,不好好养着,咋到处乱跑。
怪让人担心的。
“大队长,是这样的,一直躺着昏昏沉沉的也不好,所以我就想过来跟你商量下孩子们读书的事儿。”
“这个晚几天也行,不着急。”
方雅摇摇头:“不是孩子们急,是大人急。我看这段时间又要开荒,又要除草施肥,还得去坝上打捞淤泥,活太多了。”
“村子里孩子多,全部都是半大不小的,没人带着也不好。”
“所以我想,能不能尽快把学校办起来,把那些两三岁的孩子都送过来,这样大人也能赶紧去挣工分。”
“不行,太小了。”高向明摇了摇头:“最起码得六七岁,太小的孩子过去了也听不懂。”
“没关系,让他们在旁边玩游戏就行。”这是方雅一早就想好的。
这个时代的孩子好带的多,地上随便爬,不会因为尿裤子上了,家长就来找老师一顿质问。
而且农忙时节,就算是怀孕的妇人都要去上工,她一个下乡的知青,啥也不干,虽然有赵红梅那档子事儿,但也挡不了太久。
时间长了难免有些人不乐意。
她要做的就是堵上这些人的嘴,让大家无话
第7章 原来是我的小太子呀[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