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一千二百六十七章 不战而逃,放弃国都[1/2页]

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寒梅惊雪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京师,武英殿。
  朱允炆看着礼部尚书的奏章,提笔写下“不准”两个字,然后合起丢到一旁。
  奉天殿被烧成了灰,礼部希望重建奉天殿。
  朱允炆却没这个打算,不说现在局势微妙,就说重建奉天殿需要大量民力,如此多的人进入皇宫,会不会引发另一场危机,谁又可知?
  况且,北平新都营造正在收尾,那里有奉天殿。既然早晚要迁都,南京留着一个象征“奉行天命”的奉天殿干嘛?
  现在被人烧了,还省了点事。
  大明王朝主要靠的是文书治国,少上几次朝会,少见几次大臣,并不会妨碍朝廷运作,何况大臣想要见,随时可入宫求见,朱允炆又没待在后宫里不出来。
  霍邻、汤不平入殿。
  “查清楚了?”
  朱允炆埋头书案。
  霍邻拿出一块黑陶碎片,奏禀:“皇上,现已查清,奉天殿非是意外起火,而是宦官孙德故意纵火。另外,在现场中找到一些黑油瓦罐碎片,火势燃得急,来不及灭火,与黑油有关。”
  “黑油?”
  朱允炆缓缓抬起头,目光中透着几分凌厉。
  汤不平凝重地点头:“确系黑油。”
  朱允炆皱眉:“奉天殿里,为何会出现黑油?是谁拿进去的,何时拿到里面去的,可查了?”
  霍邻连忙说:“正在追查。只是御用监的主事王贺上吊自杀了,想来他是个知情人。”
  朱允炆苦涩一笑:“朕登基十一年了,身边竟还有别有用心
  之人,这群人还真是能忍,能隐。查吧,无论牵扯到谁,都必须查清楚。”
  霍邻答应之后,犹豫了下,开口道:“皇上,安全局请旨,加防皇上饮食起居,以确保万无一失。”
  朱允炆微微点头:“准了。”
  现在内宫宦官未必完全可信,古今能将手伸进来,绝不会只是一人或两人。
  虽然孙德、王贺这些宦官都是外围办事,通常不可能接近自己,做点事也只能在暗处。
  身边宦官是多年亲信,身世清白,做事从无问题,自己不曾苛责,他们不会背叛,这点自信还是有的。
  但问题是,谁能保证他们不会被人算计?
  古今与棋手的手段自己见识到了,他们出手时,不是所有棋子都知道自己是棋子。
  加一道防线也好。
  在霍邻、汤不平离开不久,朱允炆看向柱子之后,开口道:“秘密调六百侦察兵进驻武楼吧,不要惊动任何人。奉天殿被烧了,距离最后的摊牌应该不会远了。”
  “领命。”
  索靖从柱子后走了出来,冷峻地答应。
  朱允炆靠在椅子里,淡淡地笑了笑:“棋落天元,并不意味着棋分胜负。想要分出个高下,你至少应该来到天元,呵呵,朕等着看你的真实面目。”
  面目凄然。
  李芳远站在王宫的城墙之上,看着城内的乱象,很是无力。
  汉城,沦陷了。
  在所有人的预料中,汉城至少可以守个半个月。
  可现实是,汉城只坚持了两天!
  朝
  鲜军队的无能与倭人的强大形成了强烈对比,十几万军队的覆灭,也极大毁灭了松京守军的意志,朝中文武更是惶恐不安。
  城内,已是乱成一窝粥,想要出城逃命的百姓无数,甚至有些官员已经在打包行礼,准备小推车离开了。
  谁都清楚,汉城犹挡不住倭军两日,这松京也必然挡不住倭军,一旦倭军扑过来,想走都走不掉。
  李芳远唉声叹气,对一旁的河仑说:“已超过八成文武官员上书,希望放弃松京,前往北方边境重镇。你如何看?”
  河仑已经老了,一夜之间老了。
  汉城的城不算低,汉城的守军不算少,汉城不是没有善战的武将!
  可即便这样,汉城还是被倭军打开了,仅仅两日,就被人杀入城中!
  河仑扪心自问,以松京现有的力量,能挡得住如狼似虎的倭军吗?
  不能!
  虽然不想承认,但这是事实!
  原州,有死志,坚守一日。
  汉城,有死志,坚守二日。
  松京呢?
  最多三日!
  河仑目光中噙满悲伤:“大王,留得青山在。”
  李芳远抬手,重重拍在垛口处,咬牙说:“如此说来,你也要本王逃命去?”
  河仑痛苦地说:“不是逃命,是保留最后的力量!大王,我们不能将所有的战力都损耗在松京,一旦那样做,即使是大明来了援军,我们也再难复国!亦力把里的苦难,就在于他们没有保留有力量!臣请大王,即

第一千二百六十七章 不战而逃,放弃国都[1/2页]